谈写作 | 跟着真正的大师学写作到底有多重要
读完手上这本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章作法》,心中感慨良多。感慨自己之前的无知,走了不少弯路,庆幸自己获得一件宝贝,打开了一扇正确的门,收获了一些正宗的写作态度和方法。这本书虽然薄,但内容精要、涉猎广泛,尤其是大师夏丐尊和刘薰宇很有态度和底蕴,点评到位、举例恰当。一句话:以后学写作,还是得精读经典著作。
本文主要讲6个方面
一、我们学写作的误区一般有哪些?
二、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三、为什么要跟大师学习写作?
四、学写作要端正哪些态度?
五、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六、练习写作的基本方方法是什么?
一、我们学写作的误区一般有哪些?
前面讲到了,我在学写作这件事上遇到了不少坑的,这里就列举一些,希望后来的朋友们能够躲开。
1.求快。
打开网络,有一大堆的写作课,说是能帮你从零基础打造成会写的人,有7天的、15天的、30天的,现在的人是什么东西越快得到越好,能有捷径最好。事实上,写作这件事必须得靠积累,得用正确的方式积累,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2.求利。
利是什么?打赏、阅读量、个人品牌,很多人写作不就冲着这个去的么?他们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表达想法,而是希望写作能够尽快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这种目标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自己的目光变得狭隘,变得急躁,变得急功近利,变得不择手段等等。所以,开始写作前,还是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3.一味地迎合市场。
写作,本身就是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个过程,如果自己变成了市场的傀儡,一味地迎合,写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呢?写作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所想,找到适合的写作类型,一直精进下去。
4.忽视写作的本质。
李笑来老师经常讲,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就看他脑袋里是否有一连串清晰且正确的概念。很多人在开始学习写作前,连写作是什么都懒得去研究一下。这样怎么找到写作的方法论?怎么构建写作的知识体系?怎么搜集写作的知识点?怎么正确地练习?怎么有效的输出?
5.忽视作者本身成长的重要性。
很多人在练习写作的时候,是忘记自己的重要性的。《文章作法》里也讲到,写文章需要很好的、敏锐的观察力,光就这一点能力很多人就是没有注意。没有观察力,就没有优质的日常输入,没有输入,你怎么输出?所以,得多放点心思在自己的感知能力和意识上,这些对写作的作用很大,具体方法大家还可以去看看《成为作家》这本书。
6.盲目地练习。
如果你看过《刻意练习》的话,你就不会赞同1万小时定律了,这种盲目的方式不能够让你在写作上有所精进,所谓的“只要动手写、大量地写就能提高文笔”,不过是低质量的勤奋罢了。写作是有方法论的,坚持用正确的方式持续地做正确的事,你才能获得成长。
7.找错师傅。
很多人想学写作,得靠人带进门,但问题是,很多人找错师傅了!
现在就有那么一些不自量力的人,积累了一些不知所云的、只能称为说明文的文字,妄称自己是“老师”,开办写作课、创办社群、收费,更有一些盲目的初学者跟随这些唯利是图的人,到最后能得到些什么?请问这些“老师”,除了会在知识管理和梳理材料上抖点机灵,还有什么货?
这些自称“写作老师”的人,本质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浪费初学者的钱,真是让人可笑!
二、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本书里,作者讲出了写作的本质: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某若干意义的符号。我的理解,写作的本质是工具,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是用笔来说话。一篇好文章标准,应该是达情表意,能够让读者清晰、准确地收到作者的信息。
写作的内容,应该取决于、来源于作者的经验、智力和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是才重点、根本。而写作的形式,倒不是很难。
只要肯下功夫,勤加练习,掌握好写作的技术,对文字的结构把控即可。
书中,两位大师还给出了写作的6W原则:
1.为什么要做这文(why)?
指的是作文的目的,因为目的不同则作法不一,需依据目的下笔。
2.在这文中所要叙述的是什么(what)?
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会出现跑题偏题。
3.谁在做这文(who)?
作文者与读者的关系,以何种身份写文给读文的人。身份不同使用的语气和句式自会不同。
4.在什么地方做这文(where)?
作文的所在地文字的词语要相应,明明是在写国内的事情,使用不当的外文词语就不妥。
5.在什么时候做这文(when)?
这是指作文的时代,有些词语在不同时代的词语使用会有不同。
6.怎样做这文(how)?
是指作文的方法。头尾如何,体裁选择,直接还是婉转,目的就是达到作文的主要意图真实明确。
如果每做一文都能明确这六个问题,作文的态度正了,文章就自然会好,至少可以不至于十分不好。
最后书中还总结道:“谁对了谁,为了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说什么话。”
三、为什么要跟大师学习写作?
题目里我突出“真正的”三个字,因为现在的网络上的写作课质量良莠不齐。现在顶尖的大咖,好多又不开课,我们只能跟着优质书籍去学习。我不是全盘否定现在的写作课,只是觉得能做个促进和补充,如果真的想吸收点营养的话,还是得跟真正有学问、有深厚积淀的人学习。
1.民国时期的国文科老师,造诣很深。
有人讲,民国时期的文章文白夹杂,且时代性较强,很多东西我们现在看了没用。其实写作在形式和内容上虽然有所变化,但写作的本质一直未曾变过。所以,大家大可放心地学习民国大师们的作品。
夏丐尊先生于1886年6月15日出生,名铸,字丏尊,号闷庵,是著名的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他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和编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和叶圣陶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连载于《中学生》,次年由开明书店出版。该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还出版了《文艺讲座》(世界书局1934年)、散文集《平屋杂文》(开明书店1935年)等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被推为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席。
他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
我只能说:关于写作,夏丐尊先生懂得更多。这里我列了一些文心的系列经典书籍,大家可以阅读。
第一辑:作文通论
吕云彪、戴渭清、陆友伯著《白话文做法》
叶圣陶著《作文论》
周侯于著《作文述要》
汪馥泉著《怎样做文章》
夏丏尊著《文章讲话》
沐绍良、方健明著《写作指引》
朱德熙著《作文指导》
谭正璧著《习作初步》
唐弢著《文章修养》
第二辑:作文分论
陈望道著《作文法讲义》
梁启超著《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高语罕著《国文作法》
夏丏尊、刘薰宇著《文章作法》
章依萍著《作文讲话》
顾凤城著《实用作文法》
周乐山著《作文法精义》
郭挹清著《中学作文法》
第三辑:作文文体论
孙俍工著《记叙文作法讲义》
胡怀琛著《说明文作法》
吴念慈著《论辩文作法讲话》
张如九著《写景文教学本》
胡怀琛著《抒情文作法》
陈光虞著《小品文作法》
丘玉麟著《白话诗作法讲话》
孙俍工著《小说作法讲义》
贺玉波著《日记文作法》
贺玉波著《书信文作法》
2.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学习一样技能,一定要找到行业内的顶尖人物和顶尖材料,我的原则是,精读一本大师的作品,胜过百篇甚至上千篇所谓的“写作干货文”。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精读以下写作书籍。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来定,另外大家在选书的时候要去看看评价,多一点参照。
《走出写作障碍》
《金蔷薇》
《大师们的写作课》
《读书、治学与写作》
《一篇文章的构成》
《完全写作指南》
《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文案创作训练手册》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巴黎评论》
《写作这回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讲理》
《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一年通往作家路》
《金字塔原理》
《成为作家》
提醒各位,不要贪快、贪多,书只能起辅助作用,主要靠自己的接受能力。
四、学写作要端正哪些态度?
1.真实。“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文章要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千万不要无病呻吟或者自嗨。
2.明确。写作的本质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所以我们写作的目的很明确:要让读的人清晰、准确地了解,才能达到目的。
3.不要模仿、抄袭。作者要有自己的态度和风格,不要一味地跟风,别人追什么热点你追什么,别人写干货你也跟着,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素材收集,有自己的灵感,有自己的写作类型、写作方向。关于抄袭,九更不要讲了,从古至今,关于抄袭都是受人鄙夷的,这条底线不要触碰,而且对自己的学习提高没有一点用。
4.注意符号和分段。这个细节跟多可能会疏忽,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网文的时候,我们要精益求精,不要有错别字、错误的符号,要合理分段,这样精确的细节,读者才能准确的接受你要表达的东西。大家想想,那么多知识服务平台,为什么得到能够一枝独秀,得到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的青睐?因为品质。从产品体验到内容质量,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5.用词准确。
法国福楼拜曾经教学生莫泊桑:
表示某事物最适当的言语只有一个,若错用了别语,就容易和别事物混同。
汉字的用法是极其考究的,如果想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文笔,必须得从这一点入手,我们平时写作,也需要刻意去推敲用词,力争准确表达。
6.理解文字。
对言辞敏感的人,才能做出好文章。一般好的作家,都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对事物敏感,对文字敏感,对自己的想法敏感,试着去感受身边的每一个细节,能够收获很多、很好的写作题材,保持对文字的敏感。
7.不要胁迫读者的态度。
“我国旧式文字中往往以作者自己的态度,胁迫读者起同感。……其实这是强迫读者的无理的态度。悲不悲,乐不乐,读者自会感受,何必谆谆然教诲人家呢?”
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暗示出来。只要善于描写印象,就能感染读者,自然能使读者感同身受。对于叙事文来说,作者突然跳出来“直抒胸臆”,远不及通过对事物或是场景的描写暗示自己的心境感受,这一点也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
8. 写作是一种求诚的表达,不要为了写而写。
五、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几种类型的文章写作方法,这里列一下笔记,不去赘述。作者在书里列举了比较多的经典例子,大家可以一一对照,经常拿出自己的作品去更改,不断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
六、练习写作的基本方方法是什么
关于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大师给的答案很简单:多读、多做、多商量。
没错,真正管用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如何多读、读什么、怎么多写、写什么、怎么个商量法,这些问题每个都可以专门写篇文章来探讨,这里不做赘述。
好了,这本书读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成甲老师的一段话:
我以为读完书记不住,是我记忆力的问题。
而且,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情况。
大家说: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了。
现在看来,这个结论多么荒谬:
我记不住书中的每个字不要紧,可是我连他说了什么也记不得啊!
我连自己读了什么都不记得,还能内化成能力?
事实上,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
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没错,和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联系,我想这种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新知识践行,在输出的过程中建立新的连接,把读的每一本著作里的孤立的知识点,放进我们的知识网里,循环下去,我们才能日益精进。
写作勿好高骛远,由生到熟,只要勤练,大部分人会做得比当初想的好。
祝爱写作的你,好运!
《如何写出100000+?》
连载文集已上线,欢迎关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