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白领的取经之路
都说在北上广深上班的人,最难的不是早起,不是加班,更不是脱单,而是上下班。
在2018年双程通勤时长城市排名中,北上广深占据前四。
北京通勤总时长高达88.54分钟,上海以85.27位居第二,广州位列全国第3,通勤总时长为81.33分钟,而深圳,也以79.96分钟位居第四。
photo by@网络
通勤,占用了北上广深上班族高达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对于工作在北上广深的人们来说,除却通勤时间过长外,通勤还像一场微型的取经之路。
他们每天都要在通勤路上,遇到各路“神仙”,遇到“磨难”,能屈能伸,磨炼身心。
photo by@Bear2417:00-20:00
下班高峰期,
与陌生人最亲密的距离。
每天下班高峰期,北京的10号线4号线和1号线,上海的1号线、2号线跟5号线,广州的3号线、5号线和1号线,深圳的1号线、3号线和4号线……
都是拥挤指数最高的线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完全没有距离的。
一不小心,就能听到陌生人砰砰的心跳,还能闻到各种混合着的香水味、臭汗味。
photo by@SWDOROTHY
傍晚时分,我们去了广州最出名(拥挤)的地铁站——体育西,与白领们体验高峰期下班的交通。
地处广州中心地段,体育西是这座城的中心枢纽,时间还未到六点,人流骤然增长,下班的人像云涌般出现,穿梭在双层楼中。要是走得慢了,一下子就被挤出人群,在原地踏步。
作为广州最大的中转站,体育西贯穿广州东西南北,从番禺广场首发的三号线,一路奔向天河客运站。其中番禺市桥、大石、厦滘等都是汇合人流的站点。
延长三号线从体育西穿过,直线向北开往机场北,沿路有梅花园、同和、永泰等密集人群居住的站点。
贯穿的一号线是从广州东站始发,开往西塱方向,沿路有杨箕、东山口、公园前、西塱等超级大站。
而体育西站的下一站,珠江新城则是人流聚集的CBD,同样担负着大流量运输。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广州的各条地铁线路的人数就已经开始逐渐增多。
在大流量的站点换乘,分分钟考验人的机敏能力以及反应能力。
挤高峰期的地铁,就是在挑战个人的极限。
为了缩短回家时长,尽早赶上地铁,大家快步行走。在追赶地铁时,你会发现时间被调快了,一分一秒转瞬间就过去了,当你犹豫是否挤上这班车时,车门就已关闭了。
当有幸挤上车时,又是在挑战人的极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十厘米,更多时候是双手环抱胸前,后背贴着后背。
要是说上车是一门艺术,那么下车就要讲究真功夫了。
如果不是在转线的站点下车,那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其他乘客挪出一点点空间,慢慢的移到出门处。可有时即使人已经离出门只有几十厘米的距离,车门一开,还是被人流推进车厢,最终宣告下车失败。
这样一来,就要坐多一到两个站,再搭乘地铁折返回来。
挑战极限之外,冲突也常有发生。
早晚高峰期,车厢拥挤,踩到脚,背包顶到人,密集车厢中,人的情绪总会变得更为敏感跟焦躁。
吵架是常有发生,但更多时候都是情绪异常激烈,你一句我一句,争吵声在沉闷的车厢里特别刺耳,随着站点到了,争吵就戛然而止。
偶尔也会有行为恶劣之人,当车门打开时,就会用手肘撞击上下车的人,试图发泄内心的焦躁。
人流量密集之处,也是“咸猪手”多现之地。
士多妹就曾在下车的那一刻,看到一个长相普通的男子,把手伸向正急着下车的女孩子的裙下。拥挤之中,许多人都没能察觉自己被侵犯了,这时旁人的一个用力撞击,便有效保护了女孩子。
20:00-22:00
归家之路,
多半时间花在等待上。
士多妹一同事住在四号线,需要在体育西站上车,转线到珠江新城,因为都是人流量密集的站换乘,所以本来只需30分钟路程,活生生都要一个小时以上。
为此,她经常宁愿待在公司加班,也要避开晚高峰。
可有时候,即使加了两小时的班,拖着疲倦的身体下了地铁,人流虽有所减少,但仍是密集,要挤上地铁,常需等待一到两趟。
她经常要搭乘一号线,反方向乘坐到杨箕换乘5号线,只为了错开体育西站及珠江新城站,提前上车,获得一个空间宽敞点的位置。
这样一趟下来,本来六点下班的她,总要折腾到九点才到家。
22:00-24:00
午夜末班地铁内,
疲惫、着急、和盼望,写在他们脸上。
午夜时分,为了能尽早回家,结束加班工作的白领在关上办公室最后一盏灯后,便匆匆离开办公楼,赶忙奔向最近的地铁站。
接近结束营运的地铁站里,脚步声和广播声此起彼伏,站内的人不停被提醒着哪个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哪条线路即将终止服务……
广播和脚步声交叠,无形中制造一种紧迫感,催促夜归人要不断加快脚步。
末班车时分,要是在珠江新城、体育西等换乘大站上地铁,拥挤直逼高峰期。工作一天回家的人,并非都能抢到位置闭眼休息下。
抢到位子的人,身子倾斜成45度,低着头,沉默的拨弄着手机,厚厚的镜片也遮挡不住眼底的倦意。
抢不到位置的中年大叔,靠在扶手上闭着眼睛,脸上写满了常年工作积累的疲倦,头发有些凌乱,衣服也多了更多的褶皱。
眯着眼睛的人,打着盹,身子东倒西歪,靠在了旁边陌生人的身上,随即被躲开。
有人带着困意,又不断抬头看地铁中的报站牌,深怕坐过站。要是在末班车坐过站,那就没有回头的车,所以末班车的人,总不敢沉睡。
有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家的人,在车上拿出电脑继续工作。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分一秒都不能被浪费。
除特殊节日外,广州地铁几乎都是在凌晨十二点前结束营运,而北上深的则在一点左右结束营运。随着末班车的消失,大部分白领兵荒马乱的一天也告一段落。
每天川流不息的交通路线,承载着无数为生活奔波的城市人。这里有人生百态,也有为生活努力拼搏的神情。
我们在这一路上,看到了期待、冲劲,以及疲乏、被生活磨灭的表情,他们或在打盹、在发呆,更有些人在阅读。
当车门打开,人们走出地铁时,我们又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就像《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磨难之后,豁然开朗的神情。
北上广深白领的拥挤与奔波,虽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人们望而却步的理由。
可当挤上一班车,再从一班车下来后,车上的人们,相信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都能抵达明日想去的未来。
#你每天通勤要花费多长时间?#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章/盗用图片
今年开始做了一个夜行计划,和小伙伴们一起跑了好多地方,专门捕抓城市夜晚的某些瞬间:我们去睡了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 / 跟的士司机聊天 / 去探访了传说中的天光墟......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欢迎加入啊,我们一起去城市的夜晚探险~
夜间士多:开在深夜的便利店。一只夜行动物,通过镜头跟文字记录城市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