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了,就不相亲了吗?
今天朋友圈疯传了一个视频,《34岁大美女去征婚遭大爷大妈群嘲:你真是勇气可嘉!》,视频截图如下:

讲真,看完视频,心疼郭盈光三秒钟,直男永远无法理解对于女性这样的感性动物来说,被人当面说你的年龄不行,就像地段不够好的郊区房,房型再好,人长得再漂亮,也是非常次要的选择了,意味着什么!
表面镇定如常,心里早是惊涛骇浪!

郭盈光说自己在做这件事情(直接自己上场征婚)之前,已经在相亲公园观察了好多天,并且和那些来为自己小孩征婚的父母聊了好多次,也知道自己的条件在这里并不是太理性。
可是做了再多的心理建设,当被人视若无物地当面议论时,还是接受不了,第一次郭盈光只坚持了三分钟。

是的,我们中间有很多女性,优秀,可爱,能干,漂亮,在外人眼里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在相亲这个场合,在这个将自己当白菜萝卜摆在摊上让人挑的场合。
这些姑娘的优雅知性,聪慧伶俐统统不重要了,只要她们的年龄超过三十而没将自己嫁出去,在那些家长眼里,就是女神经一样的存在。

实际上,大龄女生真的没有市场吗,不是!
大家发现没有,视频中到公园做这些相亲项目的,都,是,老,辈,人!
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在外面租房子,房东是一个很健谈的阿姨。
每次来收房租的时候,总是要拉着我聊很久,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说:“姑娘啊,看你长得福气喔,别读书读迂了,女人啊,青春很快就过了,趁你年轻赶紧找个对象啊。”
后来才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有一个儿子,其实当时是有女朋友的,可惜阿姨嫌弃那女孩比自己儿子还大三岁,非常不满意。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非常在意的是,女孩年龄大,生育上面会受很多限制。
房东阿姨看我没有这个意思,她儿子也不肯放手那边,也就不说这个话题了,倒是经常和我诉苦:“那个女人啊,年龄一大把了,马上就35了,再不生,孩子都养不出好的了。”
这样看来,房东阿姨的儿子也都32岁了,当时我的反应就是,你儿子比我大十岁,你也不觉得你儿子比我老这么多吗。
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焦虑,他们的思维永远很实际,不要说家有儿子的父母了,就是自家女儿,很多父母同样焦虑女儿的年龄大了,生育是个问题。

我有一个闺蜜,是严格意义上的白富美,家庭背景好学历高,人是化个红唇就可以在太古里被街拍的那种。
就是我这个人美条顺的闺蜜,这个从小被当做班花校花情书纸条收一大把的闺蜜,不到三年的时间离婚两次。
刚大学毕业,她就被自己老爸逼着去相亲,对方是当公司老总的父亲商业合作伙伴的儿子。
当时还在苦恼着屁股后面一大帮追求者的她,懵逼了,试着和一直将自己当做掌上明珠的父亲说,我还不用去相亲吧。
父亲语重心长:“儿啦,你不要任性了,爸爸都是为你好,这个小伙子,在你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在留意他了,不要再胡闹了,你那些个朋友伙些,没有一个靠谱的。”
闺蜜试图反抗父亲的安排,却被自己父母轮番轰炸,中心思想就是女人青春就那么几年,不找个好的抓住,以后年龄大了生孩子都困难。

结果婚后没有多久,发现两个人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历经了无数挫折煎熬冷战纠缠,新婚半年就离了。
闺蜜以为这下子父亲总能消停了吧,不!
闺蜜的父亲很快又替她物色到一个门当户对的人,而且要求他们婚后尽快能有孩子。
难道说闺蜜的父亲是将她作为商业合作的棋子吗 ,当然不是,她也明白父亲是完全为了她好,在社会上看多了人情世故的父亲,认定了女人的青春是易耗品,认定了大龄女人就会是滞销品。
总说两代人之间有很深的代沟,其实并不完全是,我们这一代和父母那一代,并不仅仅是代沟问题,而是文化差异。
父母那一辈,他们的社会是以工业为主的,而在这些领域里,男人才是顶天立地的。
可以去找五六十的年代剧,或者小说来看,那个时候,大部分工厂和企业里的员工应该是以男性为主,女性作为家属,或者是一些轻劳动力的岗位才会适合女性的工作。
农业和工业时代,都是比拼劳动力的时代,即使工业时代需要一些科技人才高智商人才,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一般家庭里面如果只能供一个孩子到高学府,多半都是男孩。
也就是说,对于父母那一代,将女性的婚姻视作她们终生的事业,将女性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是非常正确的价值观,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只是这些思想到了现在,就是四个字:“不合时宜”。
闺蜜的第二次婚姻没过半年又是鸡飞狗跳,这次离婚之后,她以坚决的态度毅然决然地飞速出国,再不给自己老爸任何机会来控制自己的婚姻。
至今闺蜜父亲都在抱怨,自己这个女儿是前世造的孽,这么大把年纪了不安分守己,跑到那么远去是要干嘛,让父母始终不能安心。
社会已然在变化,现在的社会并不以需要体力为主,大多数岗位已经被高科技化了,而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城市里一部分家庭中只有女孩,女孩读书高学历的也越来越多,女人比以前能胜任更多的岗位,而实际上,有些女孩甚至比男人做得还出色。

但是这些都没有用。
即使我们脱离了大清这么多年,观念还是没有更新。
即使女孩们如此能干,她完全不需要男人来养她,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早已不适合现在的白骨精女性们,对于这些经济已然完全独立的女性来说,“我有面包,你给我爱情就好”。
可是观念还是停留在你没有婚姻你没有男人你没有子女,那你就是失败的女人上面。

突然很怀念吴仪当年作为外交部长在台上的风采,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衣服典雅又显得帅气的她,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一点不忌讳:“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就不必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吧。”
是的,顺其自然!
而实际上多少人是在根据自己觉得“应该”来判断自己和他人的人生:应该在三十岁之前成家立业,应该在四十岁前功成名就。
所以郭盈光面临的并不是只对女性而言的局面。
世俗最大的困扰就是会有很多人对你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女性自然本科就好,读什么研究生嘛,长得漂亮的女孩子就是房型好的房子,而年龄就是房子的地段。
这就是常人的看法,如果你真的在乎这些看法,无论你有多么出色,你始终都是会被困然在这些常人的概念之中,无法解脱。
就像春节回家面对那些亲戚的追问,最开始是你结婚没有啊,就算你在所谓对的年龄结婚,然后很快就有你什么时候生孩子呢,生完孩子现在又面临一个二胎的问题:一个孩子多孤单呢。
没有等喘几年的气,孩子上学应该读什么学校,应该学习什么培训班,应该考虑他将来做什么,人生就全被这些所谓的“应该”包围了。

前段时间的《奇葩说》,张雪峰言论:人生应该设定一个KPI,所以我一定要在30岁前结婚,麻烦的是我在结婚前一个多越,和前任分手了,但是日子定 了就必须结婚。
而为了自己人生设定的KPI,张雪峰在40天内与一个原本陌生的女子认识闪婚。
是不是觉得夸张,好多人都不能接受“张雪峰的婚姻观”,实际上,人们没有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有着多少“张雪峰”啊。
那些评论着说郭盈光“勇气可嘉”的老一辈们,那些总是认为女生不结婚总是很可怜的人们,都是类似这样“应该”的理论,他们没有办法看到女生本身的优秀和能干。
原谅他们,因为夏虫不可以语冰,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冲破格局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只有“应该”两个字。

想起之前有个脑洞大开的头脑风暴的群众编剧,设定四个角色,都是未婚优秀的女神级别的人,分别由俞飞鸿、陈数、曾黎、袁泉来扮演。
没有婚姻,也没有婆媳大战的狗血剧情,更没有痴情小三出轨丈夫的常规设定,就是四个轻熟范儿的女性,悠闲自在地生活在同一栋公寓的故事。
说实话,看完对剧情框架大概的介绍,我居然无比期待这部虚拟中完全还没有任何框架的剧。
中国的电视剧如同人们的观念一样,始终停留在女人必须学会平衡家庭和事业,工作和婚姻这个常规动作上面,但凡优秀的女人必须在一地鸡毛的琐碎中才能破茧成蝶,甚至对于剧中那些厉害的女人,事业再成功,忽略另一个方面,编剧都会一笔将其定型:这是一个不幸福的女人,因为没有人爱她。
爱是什么,相亲的场合不需要,来相亲的父母根本不在意,而相亲的男女更是忽略:你想嘛,一只被人挑剔皮面不光的萝卜怎么会与旁边这个被人嫌弃太老的白菜讲爱情呢。
可是,为什么只能有一种活法呢。

经济独立并不能使人思想就可以独立,想要不被人当做地段不好的最美郊区房,关键是自己得意识到你个人的价值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