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情,说说爱婚姻育儿散文

婚姻的基础是爱吗?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47人  刘彤浩

最近在读《浓情蜜意》这本书,深有感触。本书开首,对婚姻的基础做了精确描述,现摘录如下:

虽然许多人结了婚,期望婚姻是永久性的,但离婚率却持续上升。许多人败下阵来,也许部分原因就是对婚姻缺少全人的委身。

“休戚与共,福祸同当,至死方休”,是很多人婚礼上的誓言。如果事先想好“大难临头各自飞”,临阵脱逃就变成一个选择了。从可能如此到果然如此,往往只差一步。耶稣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马可福音》10章9节)就是说,婚姻无论如何都要至死不渝,只有这个选择,没别的了。

但也有太多太多的夫妻痛苦地承认,“我们不再爱对方了。”他们说这话,显然想做个了断。这种态度让我们看见,这对夫妻误信世俗中那种模糊的爱。

圣经不把世人称为爱的那种感觉,当作婚姻基础。把婚姻完全建筑在这种感觉上,会随着环境起起伏伏,结果就是情绪不定,婚姻不稳。

情绪永不足以维系婚姻。在人生旅途上,总有意兴阑珊、在阴冷灰暗之晨醒过来的时候,显然婚姻的稳定度不能依赖情绪。心里虽是有这些来来去去的情绪和爱意,却不必当他们的阶下囚。借着苦乐共享,让委身把夫妻二人紧紧相系,神圣之爱化为行动时,他们所盼望的一切美妙与开怀,都会泉涌不息。委身是粘合剂,爱的感觉是结果。不管环境怎样变化,委身在先,心情相随。

婚姻不保证快乐。成家后,我们可以努力耕耘,一起劳作,一起服侍,一起成长,进而携手建立快乐家园;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听任家园荒芜。

我们都曾经想努力为自己追求快乐。似乎一伸手就抓得到的时候,它却像受惊的小鹿窜进树林,离我们而去。如今我们大都知道如果刻意追逐快乐,快乐就会溜走。只有专注在别的事物而不怎么存指望的时候,快乐才会自由自在地翩然来到。如果没有先行委身或者付出,只想抓取情绪上的快乐,此等自私行径只能换来悲惨和冷淡。然而,真心为伴侣谋求快乐,就会为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这是根据圣经而来的工作奖金:“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圣经《路加福音》6章38节)

一言以蔽之,爱就是蓄意为对方付出自己,好让他持续不断地乐在其中。爱是付出,当对方回应你无条件之爱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丰厚的奖赏。如果夫妻为对方付出自己,两人都会有整全感和满足感。不只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很适合营造爱的关系,那种身在爱中、丰富而明朗的感觉,就会常驻你们的婚姻。在神为性生活计划的快乐里,神圣的爱向来是沃土。

按照神的计划,我们不可能单从生理层面得到真正的性满足。世俗的眼光常常想要把婚姻的性与爱看成是两回事,这就搞错了。在神的完美计划里,让神圣之爱成为婚姻的特色,所有和爱相关的情绪就会加倍地增多。我们发现夫妻最大的满足在于和所爱的人合而为一,在于拥有并服侍我们所爱的这位。然而,虽然委身永不改变,爱却非一成不变。在委身这架构里,我们对爱的感受是可能随时日而改变的。有些时候,生理上的渴慕达到最高点;另一些时候,却只想要温暖爱意和相伴相随。性欲既是一种有意识的需要,有时要在共度亲密时光之后才浮现出来。如果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中,用神的方式去爱,并培养这样的爱,不论人生给我们什么困窘难堪或者突如其来的需索,我们都会有幸福的安全感。爱,神的那种爱,就是答案。

(注:摘自《浓情蜜意》艾德夫妇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