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玩——动”走向乐学的胜地

2023-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晴方可

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人不会玩是被逼的。我非常认同这一句话,因为自己就属于不会玩的一类人,骨子里缺失一种游戏精神,这也与家庭环境、地域环境有关,北方人相较于南方人来说性格更加豪爽,南方人相对来说比较内敛,也就是这样的性格也就早就成课堂上会玩不开放不开。

在学生面前很多老师都是端着的状态,师道尊严,为人师表,一堆条条框框将老师也框起来了,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老师的很多情绪都得往回收,在学生面前,身份就是老师,但其实,也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想雷夫·艾斯奎斯在学生面前就能放飞自己的天性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在他面前不用顾忌,能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成长状态呀!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师,在孩子们面前自己也像个孩子,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风趣幽默,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老师,但我也想到,如果老师性子不是这样的,那要硬要自己转变成这样吗?这样不会格格不入,让老师无所适从吗?

听过一节公开课,这个老师平时性子温腕,与学生说话从不会疾言厉色的,上课也是娓娓道来式,但在那次公开课上,我能明显感到这位老师在努力改变自己,她调整自己的教态,肢体动作更多更夸张,她说话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夸张式的表演,但在我看来,这节课她上得很吃力,我见过她平时上课的样子,很舒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一味为了迎合,那只会丢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上好一节课,想要带动孩子并不一定要改变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整。

玩中学,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状态,这也需要教师有一颗童心,怎么设置玩的方式能让学生有所获,儿童爱玩是天性,但怎样才是健康地玩呢?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就给一部手机,特别是过年期间,看到很多小学生都人手一部手机,走家串亲戚也是捧着手机在玩游戏,刷抖音,不得不说,这些孩子已失去了玩的能力。网络对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但这是虚无的,没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不能让孩子们动起来,这样怎么能增强他们的体力,活化智力,积蓄潜力呢?这就需要成人的引领,家长要懂得带孩子们玩,教师也要想办法让孩子们玩起来。

在课堂上玩起来,这对教师来说也是种挑战,那些真正优秀的教师,在课堂玩起来是那样游刃有余,甚至你都不觉得他是在上课,他就是融入学生当中,然后跟着孩子们一起玩,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边玩边学知识,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呢?玩,看似随意,但课堂上的玩需要花心思去设计,也需要老师的带领,教师也得有会玩的能力,才能教给学生玩的本事。

玩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前提是教师先做一个会玩和“慧玩”的教师,教师努力成为“玩主”,不愿玩、不会玩,甚至不屑玩,拒绝玩的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学会玩,为什么教师会觉得职业倦怠,也许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枯燥的学习学生不喜欢,那么枯燥的教学也会湮灭一个教师的教学热情,我们不妨 也学一些怎么去玩,如何才是“慧玩”

其一教师要“立志可爱”,每天跟孩子们打交道,自己也不自觉成为孩子的一员,多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做一个可爱的教师。

其二是要打破禁区,不要被自己的想法禁锢住,对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跳跃要有更多的包容与指导,善于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

其三是发乎童心。当事理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发生冲突时,无妨由后者逆推前者,如此教法在好玩的同时也维护了孩子的尊严,知识可以更温情地传输。

真学的实质在于尊重学习的真教,扪心自问,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