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00天俱乐部大熊会成长经验分享超凡大师集中营

职场生活必备:如何把零散的想法,整理成观点?

2019-06-18  本文已影响8人  鱼堂主

【鱼堂主爱思考】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堂主锦囊:零散的闪光点,不如实在的结论。

你好,我是鱼堂主。

把想法变成观点能力有多重要?

这个月年终汇报,同事小王这次项目里出力甚多。推荐他去跟老板做汇报,趁机展示一下自己。

过程讲的很流畅,内容信息也很充足,讲到一半还是被老板叫停了。

老板:小王,你负责的项目成果是怎么样的?

小王:这个项目我们做了3个月,上个月的利润是。。。

老板:然后呢?

小王:然后还有上个月的成本是。。。。

老板:那你们最近的业绩是好还是差?

小王:比年初有所提高。

老板:知道了,你做坐下吧!

可能小王有一点紧张,准备的资料是很充足的。在问答的过程中,感觉到老板有些不耐烦,想用更多的信息去弥补,反而让老板更加不耐烦。

问题的不是给多少信息,而是关键信息和结论先行。

小王给的都是真实的数据,也很诚恳细致。这些可以补充的时候讲, 听的人对信息了解不多,他最需要的不是更多信息,而是一个结论框架。

汇报和讲解的人,不断的给出零散信息。

在多的散沙,也建造不出万里长城。

讲的信息不是越多就好,是能够表达关键的结论。

1,

给的信息在多,不如一个关键重点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听很多信息,不如一个重要观点。

之前在一个国企工作,跟当时的领导学到的能力影响到到现在。当时我带领一个小组工作,每次工作之前开一个碰头会。

讲一下任务和注意事项,我知道要说什么,但讲出来就零散了。

后来领导给我说:“假设你讲的东西,大家都记不住,你希望他只需要记住什么?”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太贪心了。总想什么都讲,最后啥都记不住。

讲再多案例事项,不能变成一个重要观点。

最怕陷入为了解释而解释的情景,这样会促使不断的罗列更多的案例。

整个场面会变成更加混乱,本身我讲话和对方听到的过程,就是不断流失信息的过程。

讲的越多内容更混乱,只需要表达一个重要的观点和结论。

就等于把大家,拉到同一个频道接收信息。

先说关键结论,需要的时候在阐述细节论点。

​2,

想法就像星星一样零散,观点就是整理出来的星座

每时每刻都在蹦出想法,在大脑里面很清晰,自己也都明白。一旦需要讲出来,表达给别人的时候,不是卡壳就是跑偏。

这个表达过程,其实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首先把点状的想法汇集起来,再把汇集的想法整理归纳,最后用线性语言表达出来。

大部分人处于自己知道,没有真正的去整理过自己大脑。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一个情况,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知道用哪个词表达。

这个情况次数多了,就说明我们不习惯清理大脑。只能做到自己知道,不能顺畅的讲给别人听。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方法,把零散无规律的想法归纳出完整的观点。

提炼观点一共3个步骤,收集信息、归类分组和概括总结,是不是很简单。

把零散的想法,整理成观点,这个能力是职场生活,居家必备之选。有了这个能力,你不仅可以快速找到重点表达,还可以增加洞察力的眼镜。

做到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先收集信息。收集信息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有目标方向的行动。

这个收集信息有两个维度,第一,向内搜集;第二,向外搜集。

可能跟你平时不一样,很多知识平时都有在用,只是没有总结归纳出理论。

信息不只是外界,自己的大脑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中心。

第一,向内搜集:

把自己知道的,跟问题相关的。一股脑的罗列出来,如果你有平时记录自己想法的习惯,你就幸福了,可以加快这个速度。

向内搜集很简便,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更多的是发散思维的使用。

相关的和可能相关的都写出来,写的时候不要去判断那个信息好和坏。这里只是收集信息阶段,做评判会限制你的发散思维。

把天马行空的想法都捕捉到,然后写到白板上面展示。

第二,向外搜集: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在遇到问题向外收集,就是在扩大知识储备。一般有网络搜集,书本搜集,向牛人请教。

围绕问题扩大信息范围,全面的信息掌握可以更加从容。

搜集信息是一个发散过程,罗列可以让信息更直观。

3,

我们天天都刷牙,但你有洗过脑吗?

需要整理的不只是房间还有大脑。

你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大部分人都是刷牙洗脸,干嘛要问这个问题?天天洗脸刷牙保持卫生,大家习以为常,对待信息却不是没有这个观念。

我们像一个拾荒者,不停的追逐那里有知识,赶快捡起来放进大脑口袋。越焦虑捡的更多,只管丢进去,从不收拾。

大脑从开始的存储作用,最后变成了一个信息垃圾桶。

越堆越多,越堆越乱。

大脑像自己的家一样,信息多了也要整理分类,以后需要的时候才能快速找到。

分类整理有两个最直接的方法:

1,开放式分类;2,封闭式分类。

我们讲的是一个大的框架,大家可以按照框架去整理自己的信息。

先说第一个开放式分类:

运用结构思考力的MECE原则,确保把主题分清、分尽是麦肯锡提出的一条分类的基本准则,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在同一个分类里,相互区分清晰。

“完全穷尽”分类全面,完整,覆盖面广泛。

这样可以保证一个问题,品类不重叠、无遗漏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核心,找到问题关键。

比如:一个同事有下面这些特点,如何使用MECE原则归类?

黑发,帅气,乐观,工作高效,与人和善。。。

这些信息可以分成三类:能力、性格,外貌。

能力:工作高效,

性格:乐观,与人和善

外貌:黑发,帅气

最后可以得到一个观点,乐观,帅气,有能力的好同事。

只要做到清单内容“相互独立”,他们之间也是“完全穷尽”的这个分类就是完成的。

在说第二个封闭式分类:

上面的是可以独自创造的分类方式,它没有固定框架是开放式。

同样还有很多厉害的人总结出的模型,有固定模式的解决方案,是封闭式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拿来使用,这些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典“结构”。

而且都复合MECE原则,比如: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5力、营销4P、WOOP、结果三律

这些方法不神奇,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的解读。方法其实不缺,就是怕平时忘记使用。

比如:SWOT分析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在你没有思路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做一个诊断。

自己对机会如何选择,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可以拿出这个表格,在对应的选项填入自己的信息。

可以增加你的判断决策,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如果没有考虑可能没有这么全面。

可能因为单一因素下决定,全盘思考可以减少你走人误区的可能。

之所以很多工具模型都带给你启发和新知,是因为它们打开了你以前看不到的误区和领域。

虽然一个模型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它可以用强制思维套路,把你带人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重新去看待和理解问题。

查理•芒格说:“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你会把世界上一切都看成钉子。”

掌握众多的思维模型,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走出定式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在受自己原来经验限制。看问题就会不遗漏,从而越接近本质。

分类是一个把个体抽象化,形成分类,最后拿着分类重新具象化填充细节的“抽象-具象”来回往返的过程。

看一个人的分类是不是符合MECE法则,就能判断他的思维是否缜密。

而且,看他的分类方式,能看到他对世界的思考——高手各有精妙的分类方式。

4,

信息是无限的,概括就是限定范围。

观点是怎样形成的?

就是对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概括,最后得到一个重要的观点。

当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搜集分类已经完成,最后从重要部分概括结论就简单了。

然后,继续拔高你的推论,最后一直到顶点最终结论。

从重点寻找对应的结论,有重点找到对于观点。

有了这两个点支撑,最后概括已经显而易见的出现在你面前了。

现代人对学习上面花费的时间,已经比之前多了很多功夫。在这个知识焦虑的大背景下,知识付费已经变成了日常购物。

我们拼命的索取知识,盲目的追求新知,渴望醍醐灌顶一样的改变。

我们不可能永远只搜集,大脑也是有限制的,现在的学习大部分只做到了信息堆积。

看起来自己学会了很多,然后就满足了。行动的时候自己还是一样,知识不能指导行动,那这个知识就是无效的摆设。

学了不会用是最大的悲哀,信息太多,太混乱。

想用的时候找不到,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

今天的内容目的,就是整理我们大脑,从搜集的知道,变成使用的明白。

知无涯,生有涯。学一份,用一分。

就是在提醒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收集知识,而是为了最后的使用。

只是搜集者,背着矿山要饭吃。

做一个精细的学习者,就要把整个流程走完。

搜集--整理--分类--归纳--概括--抽象--类比--实用。

零散的闪光点,不如实在的结论。

我是鱼堂主,每天带你深度思考者,专注思维分析,自我提升方法论。

P.S.最后堂主问你一个问题,

你想跟我留言互动吗,请添加私人微信:beiluo20

在看和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作者简介:

我是鱼堂主,一个午后求知的少年。

专注思维分析,个人提升方法论,

长期分享深度思考干货。

从城市边缘白领,变多重斜杠青年。

人生实用干货,个人成长蜕变经验。

欢迎扫码关注,后台回复“成长”

堂主送您【自媒体大款,写作套路,运营方法】

鱼堂主个人成长书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