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信息交换带来的变化
前几天,教主就开始在群里分享梁宁的产品思维,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看到群里大家的讨论,也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
第一个改变:教主继续发,有一天早上,忍不住去点开了他的分享,听了一节课,是关于“自律和自我”,哪一种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听完觉得里面有些观点有些持怀疑态度。所以,没有再继续听其他的内容。
变化:由于教主的持续的触发动作,引发了我的一个行为的改变,从忽略它们,再到主动点开,听完一门课。 -
第二个改变,是周一早上等班车的时候,戴总说,特别感谢教主,每天早上在群里分享梁宁的课,他刚好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听完。他的反馈,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再次去点开一节课,听完。内容是关于如何做用户画像。用户画像这个词我听过,所以这个标题和内容本身就与我的现有知识体系有链接。里面讲到淘宝,京东,百度各自的用户画像时什么样的。用有一块草地去养羊的案例来讲解如何做用户画像。内容讲得很生动,容易理解,听完觉得有收获。激发了我想再次听的欲望。
-
第三个改变,教主继续发,戴总继续在等班车的过程中提到这个事情。于是,我继续利用坐班车的时间,听完了场景的课程。场景这部分知识与我现在工作中需求实例化的场景有关联,听完觉得有收获。
于是,听完后,我又把教主的之前的分享翻出来,继续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是讲一个产品经理,如何利用自己对用户强大的分析和感知能力去成为一个结婚教练。听了两句,便把文章分享给了小妹儿。里面介绍到对一个人的了解到内核那一层的时候,就是关于这个人,他是谁?这个问题的探寻。这一点,与我的知识体系再次产生连接。让我对课程的好感度再次上升。
接着中午的时候,又把它分享给了团队小伙伴,希望更多的人受益。这个变化,让我对课程本身的好感度大大提升。
尤其是在听课程第一讲,介绍她为什么想要做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一个观点深深的触动到我。产品思维能力强大的人,会更有自信,更踏实的生活。因为他们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会很强。每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产品。你要如何向这个世界呈现自己? -
于是,第四个变化发生了。我在前面的学习中,得到了收获。所以我想要学习更多的内容。于是继续去找教主的分享,可惜里面有好几篇,免费分享的名额已经用完。但有了前面的一系列变化的发生,我想要听完整课程的渴望已经很强烈。于是,我自己花钱买了整个课程。
回顾整个变化的发生,有几个触发点:
- 教主每天高频的信息交换,让触发这个变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 身边小伙伴的两次反馈,不断增强我对课程的好奇心,增强我去点开课程的可能性。
- 课程本身内容,与我现有知识体系的连接发生的多次信息交换,让我获益良多,增强了我想要完整学习课程的渴望。
- 最后,我的心智模式。用金钱换时间,换来能力上的提升,是值得的。
哈哈,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故事还可以用CLD图或冰山模型来分析一下,敬请期待不一样的角度的版本。
频繁信息交换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