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情感青春

六年才追到的爱,是爱,还是无奈?

2017-08-22  本文已影响37人  一笑杂谈

前些日,一个小老弟兴奋的告诉一笑君,那个他追了六年的女孩终于答应了他的求爱。望着兄弟满脸洋溢的幸福,一笑君除了表达衷心的祝福,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辗转权衡才做出的决定,究竟是女孩的矜持慎重,还是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这个女孩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六年后才幡然醒悟,这里有没有更深层的心理因素?于是,好奇的中年大叔,一笑君开始了追寻之旅。一番搜集整理,还真让我找到了一点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拥有两套思维决策方式,一是直觉,二是分析,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认知错误,即长时间的分析不见得比一瞬间的直觉更加准确。应用到爱情领域,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都有可能获得真爱,一见钟情靠的是直觉,大多数人第一次见面不来电,以后也不会来电;日久生情靠的是时间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的行为分析,权衡利弊。

心理学家在考察“分析型”决策方式之后,又提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应当需要多少时间来做出决策?即决策的时机问题。美国圣迭戈大学法学、金融学教授弗兰克·帕特诺伊在其出版的《慢决策:如何在极速时代掌握慢思考的力量》中甚至提出: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做出决定。等待越久,结果就越好。而一旦明确了所需的决策时间,就应该尽可能地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出决定。如果时间是1个小时,那就等59分钟后再说。如果时间是1年,那就等364天后再说。即使决策的时间只有半秒,也要耐心等待。多等待1毫秒,也许就能改变一切。

用以上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本文中女孩的心理,可以基本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一)女孩对是否接受男孩的求爱,在思维决策方式上选择的是“分析”而不是“直觉”,因为没有一种“直觉”是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够下定决心的。

(二)女孩对是否接受男孩的求爱,在决策时机上选择的是“拖延”而不是当机立断,整整用了六年,直到拖无可拖。

(三)在“拖延”的六年中,女孩应当有三种可能:在对男孩的行为进行分析考察,在与他人的纠缠之中,在尽可能地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出决定等待奇迹的出现,三必有一。

不论以上哪种可能成立,一笑君要告诉这位兄弟的是:

(一)你绝不是女孩的挚爱;

(二)选择你最大可能是女孩走投无路的无奈;

(三)好好呵护经营,六年的苦追也许会在轻易间毁于一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