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育儿经
《少有人走的路》,出版四十年,经久不衰。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好,但最近才开始把它找来读完。说来也巧,我即将为人母,而这本书不仅讲的了个人心智成长之道,而且包含了很多育儿经。现在,我把书中的育儿经整理如下。
生活是艰难的,但是接受生活的艰难挫折,并战胜它们,人的心智才能得到成长。因此,要让孩子从小感受挫折,直面问题和困难,得到磨练。
一,每个十岁以上得孩子都适用的原则
作者派克给出了应对生活艰难的四个原则,他说,这四个原则,只要十岁以上的人都适用。
原则一:延迟满足
做事先难后易,避免拖延。让孩子从小养成先苦后甜,先做事后玩耍的习惯。据作者观察,小时候没养成延迟满足习惯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制造社会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没能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呢?
原因有两点:一是父母没有做好榜样。有的父母嘴上教导孩子要怎么做,自己却做不到,而对孩子产生实际影响的不是父母说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二是父母没有投入有质有量的时间给孩子。父母的陪伴,给孩子价值感和安全感。
此外,做父母的要给孩子耐心与时间解决问题,而不要事事代劳。
原则二:承担责任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才能解决问题,而非推卸给他人或者外部环境。在承担责任之前,有两种极端要要避免,一种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不断地自责;另一种认为”一切都是这世界的错“,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甩得干干净净。
有的父母习惯把对生活的不满怪罪给孩子,伴侣或者外部环境。比如他们会说,自己维持这段婚姻完全是为了孩子,或者说当着孩子的面控诉伴侣的种种不是。作为父母,确实应该避免这样的行为。
而对孩子来说,还是那句话,父母不要事事代劳,让孩子学着承担责任。
原则三:尊重现实
谈到这个原则的时候,作者用了“认知地图”这个概念。他认为,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就像是张地图。这张地图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接受新的信息来跟新地图。
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尊重现实,然后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认知地图。这就需要做到一,不断地自省;二是愿意接受挑战;三是诚实。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隐瞒孩子很多事情,或者对孩子撒谎。
原则四:保持平衡
平衡是原则之原则,它让人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能保持弹性。比如,让一个人能为了将来延迟满足,但同时也能活在当下;一个自由的人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同时能对不该扛的责任说不;一个人能够做到坦诚但也能按照需要隐瞒真相。
保持平衡的核心是放下,而放下是痛苦的。要能放下,得拥有可放下的。也就是说,要放下自我,得先拥有自我。
作为父母,要先尊重孩子得天性,让孩子活出自我。但这很难做到,很多父母只想让孩子当乖孩子,听话,顺从。这样得孩子又如何能够活出自我呢?
二,你所谓的对孩子的“爱”是真爱吗?
让孩子实践以上四大原则的动力是爱。而爱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长而不断拓展自己的极限,完善自我的意愿。”爱是行动。
很多看似爱的行为,其实是害了孩子,因为这些行为不仅起不到帮助孩子心智成长的作用,还阻碍其成长。
如养宠物式地占有。养宠物的人都喜欢宠物对自己完全依赖顺从的感觉,然而孩子不是宠物。孩子在两岁开始第一个叛逆期,因此父母,特别是母亲要省视自己,有没有能力爱两岁以后不再听话,而是有自己意愿的孩子?
又比如父母的自我牺牲。为了孩子,无节制地给与和付出。
再比如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有符合了父母的期望才有存在的价值。
那么如何爱孩子呢?
爱的基本形式是关注,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此外,要把孩子当成独立完整的个体来尊重。
总结一下:做称职的父母,首先要让自己的心智不断地成长,让自己保持爱的能力。面对孩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否有利于孩子的心智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