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
这道童说着,又往花鹿颈子上狠狠地击打了数下。那花鹿忍痛不过,“呦儿呦儿”地鸣叫了起来。
道童见它兀自不站起来,顿感羞恼之意更甚,涨红了面皮,高声大叫道,
“孽畜,你再不起来,老子便打死你活剥生吃了!”
就在这时,突倏听到刺斜里传来一声断然的呵斥,
“大胆孽障,你口出腥膻妄语,大违上天之仁,修行之道,罪孽非浅。还不速速任它离去!”
声音过后,只见清虚道德真君盛怒勃勃,疾步而至。
那道童直吓得一阵哆嗦,慌忙吐了草芒。又急急拔下髻子上的那两枝桃花,翻滚下了鹿背,战战兢兢地道,
“师父!师父。”
金霞童子和银虹童儿料不到世尊赶到得如此之快,也不由一齐惊呼出声,
“师父,弟子知道错了。希望师父看在弟子们知错能改的份上,从轻发落。”
看着面前的三个徒弟,清虚道德真君轻轻地哼了一声,说道,
“金霞、银虹,你们两个犯错,皆因爱护师兄所使然。起因在于善念,为师可以酌情体恤。从轻责罚,自可行通。
但是天化此子,他自幼已追随为师,至今已近八年。平素沉溺嬉戏,毫无悟道之心,致使学业荒废。这些,倒还则也就罢了。
最是不可恕者,竟不知花鹿虽是畜类,但也是上苍赋予了命理的生灵。
你不但不知爱惜,反而肆意欺凌捶打。还矢口语出狂言,目中杀机沉沉,煞气腾腾。
虽尚未造成杀孽,可是杀心却已萌动。此等大错,绝不能姑息纵容于你,为师定当从重处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那天化道童见师父这回可又是真正的震怒了,不禁颇为自己的处境担心,提心吊胆地问道,
“师父,您要怎样处罚弟子啊?”
“如何处罚?哼!照你所犯的大错,本当将你逐下青峰山去。
但是,念及你将来或许尚能完成一桩事业,将功抵过,以赎前愆,故权且容留你继续在此修炼。
劣徒,你自好生听着。这梨花林中共有梨树三百二十一株。你给为师站到那第九十九株梨树下去,静坐思过一个月整。
此罚条务必每天十二个时辰,你都得老老实实地呆在那儿,不许离开半步,倘或有一秒擅离,则累计时效作废,计时重开。”
“师父,那样会好闷的啊!”金霞童子插嘴道,“师兄他最不喜欢闷闷呆着了。”
清虚道德真君哼道,
“这是处罚,不是奖励,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么?金霞童儿,你先别光顾着替你师兄抱不平,要记得你行此拙技,意欲欺瞒为师,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那天化道童叫屈道,
“师父,弟子真的会很闷很闷的,一不小心,闷坏变傻了可怎么办。对了,要不您就让金霞师弟陪我吧?反正,他毕竟也是要受处罚的。”
金霞童子立即点头附和道,
“对啊对啊!师父啊,弟子犯的这个小错,比起师兄犯下的大错,自然是轻微很多了的。对吧?
那不如,您老就让师兄少罚些日子,把弟子呢多罚些日子。然后再来个折中。这样一来,大家都变得不多不少,整好合适。
所谓裒多益寡,高扯低填,大家满意,皆大欢喜,此即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真是善莫大焉,再好也不过如此了。
呃,师父,干脆就让我吃点小毛毛亏,你就罚我和师兄一同在那株梨花树下面思过二十天吧!”
他边说着,边晃动着十根细细的手指,嘴里发出讨巧的嘻笑。
那天化道童闻言大喜,叫道,
“不错啊不错,高扯低填,高扯低填。师父,金霞师弟的建议简直太有才太有道理啦!”
清虚道德真君沉下脸来,叱道,
“放肆。若再饶舌——嗯,既然你们兄弟之间,那么勇于分担,为师又岂能不加以成全?好,就罚你跟天化二人,同在此梨林思过三个月!”
金霞童子失惊道,
“三个月?天啦,太恐怖了!我不饶舌了,绝不饶舌了。
师父,您老人家真是英明神武、面目威严,表情严肃、决断公平。
处罚得好,处罚得相当实在那就是那个……正合适啊!”
清虚道德真君满意一笑。
金霞童子也跟着他一展笑脸,说道,
“但是师父,弟子想,倘若能再稍微轻一点点的话,或者会更加的适当。”
清虚道德真君瞪他一眼,道,
“金霞童儿,你老来搅舌根、磨牙齿,不停不歇地。为师干脆就罚你十天内不许开口说话!”
金霞童子立即提出异议道,
“不行啊师父,十天也太……”
清虚道德真君道,
“十五天。”
金霞童子不敢再开口了,闭着个嘴儿支支吾吾地,也不知道他究竟还想要争辩些什么。
清虚道德真君逐个看了看他仨徒弟,慢声细气地说道,
“还是银虹最老实。那么原先处的罚款,也就不加重了。天化,对于处罚你的条款,为师刚才还并未说完呢。”
金霞童子眼神中立即表示出抗议的神情。
清虚道德真君也不加理睬,径直往下说道,
“为师要在惩罚你的这三十天里,传授你一套龙蟠银锤。在你受罚的这个月内,你一定要练熟这套锤法。如若不成,到时为师还要另行严加重罚!”
当日,就在这梨花林中,第九十九株梨树下面,清虚道德真君将那套龙蟠银锤技法,传授给了徒弟天化道童。
这天化道童虽然生性颇为顽劣,但却亦甚是痴迷武艺。
他得了龙蟠银锤,便昼夜不停地在梨花树下演练学习,旦夕用功,勤习不辍。
起先数日,由于未得要领,让他感到极不顺意。等得六七日下来,却因略略地窥得了些门道,已经有了小成。
这些天以来,也惟有银虹童子前来看了他两次。天化道童却也乐得清静,把个龙蟠银锤演练得越发上劲,如滚银龙,若飘瑞雪。
到了第九日午时,银虹童子又来到梨林,留下些吃食物品,问候了几句就走了。
天化道童原想问他,都过了这么久了,金霞童儿怎么还不来看自己。
但见自己还没来得及问,银虹已经走了。心里就想,金霞不来最好了,要不老夹七缠八的,又要耽误自己用功了。
当下,天化道童重新拾起龙蟠双锤,上下挥舞,但见得梨花影里,锤影顿时缤纷,又如初春盛雪从空飘落,怒放一场。
到得夜凉时际,东方明月轮升,慢慢碾上了白玉梨花的枝梢头,那皓白洁净的光辉有似清水。
天化道童躺在树下小歇了片刻,便又抡开架势,开始了练习。
只见他身影不住地挪动闪跃,龙蟠银锤灿光滚滚,梨枝皆为锤风鼓动,轻轻地摇曳不止。
天化正舞得忘情,忽听到旁边传来一声笑语,
“师兄,你挥动着偌大两个锤子,叮叮当当晃来荡去的,真是好滑稽!”
却是金霞童子的声音,然而只闻其声,却不见他人影现身。
天化道童将双锤“呼啦”一下收住,平端胸前,大声说道,
“金霞师弟,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