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认知偏差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由_8a42

1:损失厌恶:我们对那些可能失去的、已经失去的东西,要比可能得到的、已经得到的同等东西,都更为敏感、更为关注。

例如:丢失一百元的难过,和获得一百元的开心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大?

2:可利用性法则:什么事情我们更能清楚地回忆起来、从记忆里调用出来、我们就会基于这些最鲜活的记忆来做判断、下决定。

例如:作为交通工具,飞机 VS 轿车,哪一种更危险?

3、赌徒谬误:赌徒谬误没办法帮你转运,再加上积极预期偏差,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多少人赌上了瘾,不可自拔,输光积蓄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4、锚定效应:而第一个出现的数字(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会成为人们脑中的一柄 “锚(anchor)”,像是船只靠岸抛下的锚一样,死死地固定着我们。而你接下来在同类信息中作出的判断,就像这艘船,肯定跑不远了。

例如:好不容易进入了最终面试环节,面试官问你预期薪水多少。如果你对这家公司和这个行业不了解、对自己劳动力的价值也缺乏充分预估,这时候对方说 “你觉得 6K 如何?” 我们就很可能以 6K 为 “定下的锚”,就算最后争取到了更高的薪水,也只是以 6K 作为基准。

5、消费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精神疾病,也称 “人质情结” 或 “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例如:如果橱窗里让我们爱不释手垂涎欲滴最终狠下心剁手的商品就是个绑架我们金钱的歹徒,我们同样有可能为买来的东西寻找各种理由。

6、证实偏差:

买了一样东西(特别是很贵又不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我们在 “消费合理化” 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聚焦在对这种合理化有利的信息上,而屏蔽、拒绝接受反例。

7、过分自信:过分自信,顾名思义,我们都很容易对自己作出的判断、说出的话、抱持的观点过度自信。

怎样避免这种偏差呢?

>> 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 然后,我们要注重信息的多角度性。

>> 最后,就是一辈子学无止境的自我提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