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干部应善于讲话”:会说话是一项基本生存技能

2019-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老Anna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每一个人暴露于公众视野的可能性都大大的增加。

一个抖音短视频可以让一个人大火特赚,也有可能让一个人成为众矢之的。只要你拥有一台智能手机,你就有了把自己展露于普罗大众面前的机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原本只属于上层的话语权开始转移到每一普通人的身上。

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广泛传播,某种意义上来说缩小甚至是抹平了大多数人在技能上的差距,以至于单纯地依靠技能的竞争之外,我们不得不依靠通常意义让理解的软实力。会说话变成了一项最最外显的能力之一。

那怎么才算是会说话呢?

我们说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敢说、能说、会说。

什么叫“敢说”。很多人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或者与人沟通的时候,压根儿没法儿开口。往往害怕失败,害怕丢脸,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误遭别人笑话,以至于他们连争取上台的资格都不敢可能公司好不容易有一个主持,或者在电梯里临时遇到了领导,脸涨得通红,最后也只是缄口不言。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以至于最后给领导和同事的感觉就是“这个要不会说话”。

这一个阶段需要先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让自己敢于开口说话。

什么叫“能说”。相对于敢说,能说算是到了一个更好的阶段了,说得怎么样且不谈,但是至少敢于开口了。但是这一类仍然有一个问题,就是文不对题,话难投机。给人的感觉就是怎么也说不到点儿上,没有规则没有方法没有技巧。可能给人留下的感觉是就是言之无物。

这一个阶段需要提升的则是技巧层面的问题,怎么去把握好一些特定场合的说话技巧。让你说话的内容有章可循,有技可依,正式的场合可以拿得出手。

那什么又叫“会说”呢?就是说到人心坎儿里去。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他说的内容逻辑没啥问题,好像也很有条理,引经据典,头头是到。但是给到你的感觉啊,总是不那么舒服。这一类就叫没有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怎么办呢,要找到到对方或者说是听众喜欢什么,在意什么,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听,投其所好。这个才叫会说。

这是我们常说的会说话的三个阶段,那具体怎么去练习,如何去提升呢?我们下次再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