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想法

温泉处偶见烫伤、烫死的鱼,那可能是它们太贪恋水草多啃食了几下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科新文创

纳特龙湖(Lake Natron),位于坦桑尼亚北部与肯亚交界处,大部分在坦桑尼亚境内,部分水域临近肯尼亚边境。它坐落在东非大裂谷的谷底东部,由断层陷落形成,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24公里。东南边缘有海拔2,944米的盖伦伊火山。

位于坦桑尼亚的纳特龙湖,是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湖泊。当你放眼望去,它放佛是异常美丽的天堂胜境,实际上这里却是寻常动物触之即死的炼狱之地。

红色胜境纳特龙湖。

纳特龙湖的名字来自于湖水中自然沉积的化合物——泡碱(Natron)。它主要由大部分纯碱(碳酸钠)、烧碱(氢氧化钠)、和少许小苏打(碳酸氢钠)构成,源头是东非大裂谷长期累积的火山灰。而纳特龙湖的水源主要来自附近河流和含丰富矿物质的温泉。冰冷的河水和向上冒着热气的温泉水维持着湖泊的水源供应,又因为溶入了大量的火山灰物质,因此水里全是这种名为泡碱的天然化合物。随着不同时期降水量的变化,湖水的酸碱值落在pH9至pH10.5之间(海水的pH值在7至9之间),逼近强碱标准,碱度与氨相若。

因为湖水含盐浓度极高,据说超过了著名的“死海”,加上不远处矗立的盖伦伊火山,纳特龙湖周边区域经常被形容是荒无人烟。但从空中俯瞰它,犹如一颗被红褐色包裹的外星球般壮美,湖水呈现的绚丽色彩来自藻类。是的,即便在极端严苛的自然环境中,湖中及周边水域依然存活着不可小觑的美丽生命。

卫星俯视图下的纳特龙湖呈现出奇特的自然景像。

卫星俯视图显示纳特龙湖呈现奇特自然景像,红色是因为湖中聚集大量耐盐、含红色素的蓝藻。

在因有着高浓度的盐碱环境而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纳特龙湖里,生长着一种耐盐的蓝绿藻类,它富含红色素。在这里,耐盐度的藻类因为没有天敌,大量的繁殖给这片湖水带来了油画般的血红之色。纳特龙湖的不同区域随水位变化,湖水颜色会分别呈现白色、红色或豆绿色。浅水区往往是酒红色或咖啡色,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这种美景也沉静得仿佛没有一丝气息。

自然界的生物链竟是如此奇妙!这些耐盐、喜盐生长的蓝绿色藻类,正好是粉红色的象征——火烈鸟(学名红鹳)赖以生存的食物。加上湖边腐蚀性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天然的防御工事,使得食肉动物远离,这里就成为了东非大裂谷红鹳(guàn)的理想繁殖场所。

这里是火烈鸟的栖息地。

东非大裂谷被形容是“由众多火山爆发引起的地球伤痕”,大裂谷中有着不少适合火烈鸟栖息的盐碱湖,因此大裂谷又被称为火烈鸟的天堂。

除了水中奇迹生长的藻类和岸边栖息的火烈鸟之外,在纳特龙湖水域里还生活着一种碱性罗非鱼。罗非鱼在这片水域中也谱写着一段生命有其尊严的故事。

由于纳特龙湖的湖水一部分来自河流,一部分来自温泉。温泉里的水温高达50~60℃,温泉几十米开外,湖水加入后水温才逐渐冷却、降低。更远处的湖水,因为蒸发量大,盐度和矿物质浓度高,其pH值更是惊人的高达9-10.5,一般的草木鱼虾无法生存。仅在温泉水与河流水交汇处的一段缓冲区里,生长着一些翠绿的水草。

罗非鱼应该是顺着汇入这片湖泊的河流水来到这里。侥幸存活下来的它们,体型不大,就以吃这里的水草为生。但是,它们吃水草的过程却是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温泉附近的水太烫,一不小心就会烫伤身体;而离温泉水较远的其他水域虽然凉快,但因盐碱度高又没有什么水草生存,它们只得盯住这片位于冷暖两重天的缓冲水域里生长起来的水草。为了不被烫伤而又能吃上水草,它们养成了一种进食的习惯:快速游到冷、暖水缓冲区里的水草处,啃食两三下或至多五六下,便急急忙忙地调头,囫囵吞枣地离开,立刻退回到冷水区域里,等身体凉快下来,然后,它们再次快速游到水草处继续啃食。

危险使得罗非鱼每天都在煎熬之中度过,快速冲进高温水域啃食几口水草,旋即返回凉快的水中冷却,往复数次,才能进食一顿,每日过着如同“烹刑”的日子。

大部分罗非鱼会非常理智地满足于高温水域和低温水域边界处的藻类,却也有饿昏了头的家伙会冲进更接近温泉热水处的水草。而在这场生存与死亡的冒险博弈中,有些小家伙幸运地回来了,有些则在水里缓缓飘起。因为放不下一口吃的,便有可能掉进“温暖”的陷阱之中,没过多久,那些贪食水草的鱼就被烫死了。

水里的鱼进食藻类。

当危险不被看见,生命的法则因一时疏忽而忘记,便会出现在温泉处偶有烫伤、烫死的鱼,那可能是它们太贪恋水草,多啃食了几下。

是忍受着饥饿、睁大着眼睛在凉爽水域里苦苦挣扎,还是奋不顾身冲进危险和未知的命运里?让我们在为生命的故事感到震撼的同时,献上对大自然及万物的一份敬畏!

(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