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对孩子爱而不溺,区分好这两点就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8531/85e790bb0ba32074.jpg)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适用很多领域,包括育儿。最好的时代是因为生活不错,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很多的爱,最坏的时代是因为父母的爱经常给出的太多,以至于过犹不及。
孩子因为得不到心爱的玩具而哭闹,父母是应该满足他的需求还是制止?满足他,往往会觉得这样惯孩子对孩子不负责任,不满足他,又觉得孩子会不会认为父母不够爱他?
直到我看到了《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找到了其中的平衡点。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不是管,而是应该教,不是简单教授知识,而是教给他能力。
作者之一的简.尼尔森,除了各种教育博士的头衔之外,最令人咂舌的是有7个孩子和22个孙辈以及2个曾孙,这样的育儿经验能不让我们为之信服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要做到对孩子爱而不溺,就要学会区分孩子的需求和欲望。
1.欲望
严格来说,需求也算是欲望,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但在育儿的路上,需求和欲望之间有一条分割线。
举个例子,宝宝饿了,妈妈给宝宝准备健康的饮食就在分割线以下,属于需求,如果宝宝饿了不是去吃饭,或者饭后还要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这就在分割线以上,属于欲望。
这条分割线就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的线。
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这条线,不管孩子要什么都给,导致分割线以上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膨胀。
刚刚说了,吃不健康的食物,孩子会慢慢变胖,胖了以后身体各种机能会出问题,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变得慵懒,不爱思考,只懂索取。
他从索要食物开始,变成索要电子产品苹果手机,再到大型配置宝马汽车……直到榨干父母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是成长,而是攀比和贪欲。
2.需求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把精力投注在孩子的需求上。
需求包括四个方面,情感联结、自主的能力、人生技能与和尊重。这四个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家长需要尽最大可能去给予的。
A.情感联结
我们是否常常这样做?妈妈要上班,宝宝哭闹不让妈妈走,姥姥用零食诱惑,宝宝暂时低头不哭,妈妈趁机偷偷溜之大吉。
这种方式会让宝宝对妈妈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对社会不信任,也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安全感。
妈妈要很认真的告诉孩子,妈妈要上班,暂时不能陪他,下班回来后陪宝宝,千万不要偷偷离开。
B.自主的能力
妈妈带着宝宝去公共场合吃饭,结果席间宝宝各种哭闹,不配合,搞得家长狼狈不堪,经常冲孩子发脾气吼叫,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都这么大了,还没学会在外面吃饭的规则吗?
结果宝宝哭的更厉害了,好好的一顿聚餐,就这样惨淡收场。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宝宝随便在公共场合跑来跑去,说话声音较大,或者哭闹,家长都不予理睬,觉得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哪个孩子不哭闹呢,任凭他们哭闹下去。
他们的做法是爱孩子吗?
回答当然不是,父母要给予孩子规则,告知规则,并执行规则,但不要侮辱他。
可以怎么做?事先告孩子,在外面吃饭要注意什么,因为还有其他人一起在一个环境里就餐,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如果孩子在就餐中有情绪,而且不能平复,妈妈温和地抱起宝宝离开餐桌,到一个舒服的环境里,比如自家汽车,直到宝宝情绪平复,再回来,可以告诉宝宝,要不要再试试?这样会带给宝宝一种力量,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宝宝可以很好的在公共场合就餐。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吼叫,要微笑面对宝宝。
C.人生技能
当孩子看到家长拖地时,特别想参与,而家长通常让孩子远离,有的是因为心疼孩子,有的是因为孩子太小,才两岁而已,做些家务还不够给家长添乱的。
孩子想要自己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横加阻拦,都是因为爱?
可事实上,这种爱不是孩子要的,这是他的成长需求,他需要动手动脑,为他未来的人生打下基础。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适合他身高的工具,让他们一起做家务。
房间的地面脏了,宝宝很想努力尝试拖地,这时家长可以邀请宝宝一起做家务,久而久之,会内化为他们的品质,形成人生技能。
D.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存在,不要指责说教,学会用温柔而坚定的方式与宝宝沟通。
比如给他定下的规则,要温柔面对,并坚定的执行,因为孩子经常试探你的底线。不要他一哭,家长自己就破坏了规则。
吃母乳的宝宝经常有咬妈妈乳头的习惯,我家小小熊也不例外,我最初是这样跟他说的,妈妈很疼的,可不可以不要咬妈妈了,经过几次,发现并不奏效。
我换成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后,是这样做的,每次吃奶之前跟他说,宝贝,妈妈的乳头是要给你提供粮食的,如果被咬坏了,粮食就断了,妈妈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但是为了保护它我们需要订个规则,就是每次只要你咬一下,妈妈马上把乳头拿出来,好吗?
我家小小熊刚刚一周岁,还不太会说话,但实际上他从你的行为中读懂了,经过几次拔乳头后,他再也没有咬过我。
虽然过程中他有哭闹,但只要妈妈告诉他,妈妈爱他,他情绪会很快平复。
结语: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给我们很多教育孩子中实操的方法,可以让家长不需要吼叫,就能达到理想的育儿结果,也给家长和孩子双方带来成长和尊重的空间。
要想对孩子的爱和管教找到完美的平衡,请从这本书开始吧,真正做到爱而不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