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勇||每天活在境界之中
一
元辰兄对我的《清读历史清透心情》一文点评:“疏浚源流,形成智识,拒绝闷躁,还一个真实的孔子,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而中国三百年以来非中即西、非善即恶的思维模式抵制着正本清源的文化工程;思想断裂,纷争不息是当前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有读书人认真读点历史,体味先贤所处的背景,就不会信口开河指责孔子为犬儒。很高兴你来做这样的疏通与普及工作,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虽然人微言轻,不足说否哪些信口开河的显要们,但文化的根基在民间,良心在民间。有了民间文胆,民族就有信心。”
对于元辰兄的高评,心甚惶恐。我乃一介民间草根,大抵无力于功德无量的事。民间良心,清流泥沙,筑底五千年文化。但“民间文胆”四字,直抵心肺。在时代主流文化浪潮里,“民间文胆”,却道珍奇,庆幸的是,《二十五史》之外有野史,《四库全书》之外有善本。
说到“文胆”,有识以来,大可见知两类,一是“无知者无畏”,是为书写胆量;二是知而敢言,是为写作境界。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而我终究是迟到者,志学时期,未见四大名著毛皮;诗词古籍,更是方外之物。直至二十,一本《古诗词名句鉴赏》,踏进文学之门;一本《人间词话》,点亮传统文化心灯。王国维于我,应是书海导师,促我体悟境界。然而,时至今日,方才理解王国维,我虽漫步书海不及王国维万分之一,但愈来愈悟:探求书海愈深,“文胆”愈小。元辰兄与山夫子在点评丹水元平的《满湖水美满湖鱼》一文时,探讨写作需要“独特的感悟、挑剔的眼光、个人心理体验式的日常用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条是“文胆”作家的较高境界。而在尘世生活中,能够抵达者,为数不多。知而不敢言,知而不能言,是导师王国维的悲剧,也是我类“半吊子作者”的悲哀。
王国维治学的三重境界,引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走向。说到境界,基本释义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出现的情况。世上万物,皆有境界,读书治学、写字抒文、婚姻职场、做官经商、修行信仰……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他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种是人对物的觉解,后两种是人对精神的觉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冯友兰的四种境界,要比王国维的三重境界更具人生意义:王国维更多的是精神觉解,而对物的认知与实践有限,便有拒辞北大教书,拒领空响薪酬,一生大多依赖朋友接济,一旦朋友决裂,只能在丧失“文胆”下自尽昆明湖。冯友兰醉心于中国哲学,他把精神的觉解上升到哲学层面,将天地境界称为哲学境界,认为中国真正的哲学观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王国维的悲剧在于,能出世,而不能入世,他对尘世的认知,抵达了到一定程度,但未能实现与他境界相伴而生的应该出现的生存状况。我曾以王国维身世为题材,抒写《入世之道出世之心》一文,对王国维治学的三重境界进行了拓展,即在“求索、坚守、发现”的基础上,还需要创造,王国维不能入世实践,也就缺了创造的源动力,从这个层面讲,治学事业,既要有“文胆”,又要能创造,这才是与王国维治学相适应的真正人生境界。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无论是王国维论治学境界,冯友兰说人生境界,还是道家谈“天、人、地”修行境界,佛家解读“欲、色、无色”修炼境界,若要修得较高境界,终需抵达四个基本条件:清醒明势、聪慧明位、机遇明决、洞世明达。
二
哲学也好,生活也罢,人在尘世中,境界各不同,物有物的境界,人有人的境界。然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境界也就不同,不同的境界多了,也就有了不同的道理,每天也就有了数以万计的尘世故事。
北京61岁的张女士,最近家中来了不速之客,异常热闹,20多天,她抗议、报警,却始终无法将其赶走。对方的要求只有一个:要么还钱,要么卖房。真待警方介入,其真相令人哭笑不得:就在半年前,61岁的张女士,用房子抵押贷款240万元,在北京新元盛业生物科技公司购买了号称“仙丹”的健康产品,该公司承诺:不仅代她还贷,每月还会再付她3.6万元……在北京,与张女士同样遭遇的,有超过200人报案。日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已被逮捕,涉嫌罪名暂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仍在侦查中……
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发了《谁“偷”了老人的房子?》的报道,对“老年人以房养老被骗”的话题进行了关注,成为社会热点。9月10日,《今日说法》栏目再度播报……尽管如此,骗术也并不高明,但仍有不少老人趋之若鹜,为什么?无非抓住了“害怕年老”心态,果真有“仙丹”健身续命么?明光宗朱常洛当了29天皇帝,结果被“仙丹”毒死……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生命大势,谁也绕不过年龄这道坎。面对生死的态度,也是一种“活”的境界,生命从零开始,最终也将归结为零,在这零与零之间,老年人需要“活”个明白。
说到年龄,近年来,起来越多的干部和明星,身陷虚报年龄丑闻。中央纪委官网曾通报:经查,司法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年龄、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学历、家庭情况等全面造假,长期欺瞒组织……从草莽出身到官至副部级,卢恩光终究没能将自己与真实的过去切割;湖北安陆市有一位“80后”市长候选人,因被举报年龄造假,被中止任用……在娱乐圈,篡改年龄更是层出不穷,唐嫣、李冰冰等等,甚至年过半百的美魔女刘晓庆,也遭虚报年龄爆料……
《论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明儒顾宪成的观点倍受推崇,他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修、悟、证,三个阶段,与王国维的三重境界、冯友兰的四种境界,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无非是在用自己的治学经历,传送一个道理:人定胜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但在什么年龄阶段做什么事,是亘古不变的生命大势,无关境界高低。北宋名臣薜居正有一篇《势胜学》,开篇说道:“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清醒明势,是人生必须关注而重视的修身课题。
三
孔子的修、悟、证,传导的是他的认知境界。但,境界的真正内涵在于与其认知相伴而生出现的情况,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积极入世状态。
后唐庄宗李存勖,既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悲剧人物。李存勖处在唐末宋初的政权割据时代,他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就连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他的父亲李克用临死时,交给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三支箭奉若神明,经过十多年的交战,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公元923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遗憾的是,李存勖在称帝后,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上演享乐大剧: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宠幸伶人,视原唐宫太监为心腹,监视、侮辱有功将领,明抢将士妻女,冤杀大将郭崇韬,逼杀大将李嗣源谋反,最终死于亲自提拔的伶人郭从谦兵变的箭下,身死国破。
李存勖的悲剧在于,善于谋国而疏于治国,身处帝王之位,不明帝王之政。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是这样评价后唐庄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在其位,谋其政,不仅仅是为官之要,工作、生活、婚姻、求学……亦是同理。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每天都能充斥其位不当的社会新闻: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园区涉嫌存在针扎幼儿,给幼儿喂食、注射不明药物,猥亵等虐童行为,在师位,不尊师德;妻子试丈夫忠心帮加美女微信,夫妻俩被骗140万,在妻位,难赋基本信任;男子遭丈母娘家暴,与妻子闹离婚,丈母娘用玻璃瓶砸头,在长辈位,插手夫妻生活;在官场、职场,为权力、利益越位……凡此种种,笑无可笑。人生有起伏,秩序有规矩,不在乎你的境界有多高,但在乎你在什么位置就该做什么事。
国学《周易》六十四卦,始于乾,终于未济,形成一个循环,由始至尾,由尾重始,周而复始,遂为生生不息。每一卦象,揭示一个循环的不同阶段,而每一卦中的每爻,展示某一阶段中不同层面发展的趋势性后果,故易学家们说:“一阴一阳之为静,乐知天命故不忧。”第一卦乾,主旋律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每爻所揭示的,尤如孔子的认知境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展现某一事物发展、某一个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包括潜藏、萌发、成长、茁壮、全盛:在修境,顺应自然,治学立业,需做到“潜龙勿用”;在悟境,谋求功利,应“见龙在田”,平常人做平常事,遵循道德,需“终日乾乾”,进德修业,“或跃在渊”,预见危险;在证境,感悟天地,天人合一,进入自由心境,“飞龙在天”,但要谨记兴衰,随时可能“亢龙有悔”,切勿因“群龙无首”时纵荡,“逾矩”规律。盛衰自然,盈亏有道,善知进退,切勿霸道。厘清位置,是每一个境界者牢记的法宝。
四
李存勖征战十多年间,每次都能抓机遇果断出击。毛泽东曾评价:“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可谓识时务之俊杰。”从古至今,战场、官场、商场中,诸如李存勖式的明决俊杰,比比皆是。
在当今时下,时常有人感叹:这世界怎么了?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爆发户?果真是暴发户么?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真正的暴发,是上苍赐给准备者的恩惠。古今中外,暴发者的成功,正是因为把握住了时机。比尔•盖茨得知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的消息,抓住了机遇,毅然从哈佛退学,创办微软公司,投入到这一场计算机浪潮之中;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洛克菲勒,从枯燥无味的石油罐焊接工作岗位上,发现了机遇,研制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机,改变了他的一生;马化腾因OICQ败诉于ICQ公司而抢注QQ商标,利用了机遇……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有可能面临无处不在的机遇,但能不能及时抓住、发现及利用,却需要有明决的能力,机遇稍纵即逝,楚霸王项羽优柔寡断,错失范增计设鸿门宴的机遇,最后四面楚歌,兵败咸阳,自刎乌江……
以“文以载道”为文学主体核心的李翱,文章素与其师韩愈齐名。《复性书》三篇融合老子、道家复性论,为宋代理学家谈心性开了先河。李翺的心性理论,得益于药山高僧惟俨禅师的点拨。惟俨禅师十七岁出家,徒众云集。李翺仰慕其名,屡次延请他,都没有成功,便入山亲自拜谒。李翺见到惟俨时,惟俨手里正拿著经卷,眼光一丝也没有从那上面游走。侍者在一旁说:“太守在此。”惟俨似乎没有听见,端坐不动。李翺性子褊急,见此情景,大声说:“见面不如闻名。”陡听得惟俨唤一声自己,李翺冲口而应。只听禅师又说:“太守为何贵耳贱目?”李翺大为窘迫,拱手谢过。问禅师什么是道,惟俨指指天,又指了指净瓶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翺听罢,原先幽冥的意识里顿时射入了一束强烈的阳光,疑团尽释,写了首偈来表达他的感受∶“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用现在的话说,惟俨用行为艺术让李翺顿悟:云在青天,从风变灭,卷舒自如;水在瓶中,恬静安祥,清光可鉴。是云就在天空逍遥飘浮,是水就在瓶中安逸自在。一个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境,都要充分把握住此时此刻!
把握住此时此刻,该出手时就出手,明决时事,是为境界要诀。培根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象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五
抢抓机遇,并非莽撞行事。有一个成语叫“灌夫骂座”,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是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以勇猛著名,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灌夫的遭遇,正暗合《周易》乾卦的“亢龙有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
有人说,官场的水深不见底,特别是在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大家熟知的汉朝名相张良,在辅佐刘邦夺取天下封侯之后,激流勇退,称病不上朝,过起了闭门谢客的隐忧生活;相反,同是功成名就的韩信,最终被诛杀三族。唐朝名臣李泌,四朝元老,每当新皇登基的时候,他便会被请到朝廷委以重任,等到他自认已经辅佐的差不多了,便选择隐退深山,将身上的功名尽数舍弃。官至尚书、学术流芳的明朝全能大儒王守仁,用兵如神,荡平盗贼,用计35天平定叛乱,当父亲去世后,借回乡守制之机,辞官回乡讲学,创建学院,宣讲“王学”。而真正让后世津津乐道的是吴越争霸的主角之一范蠡,助越灭吴,功成后隐退经商,三聚三散,弃权力,散家产,名垂千古。
然而,世事总是不尽人意,不贪恋权位,功成身退的明决志士并不多见,诚如《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唯有功名忘不了。”若要功名持久,则需要有一颗明达世事、容忍谦和之心。
在日本,曾经流传着一个“杜鹃鸟鸣不鸣”的故事。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同为日本战国时代的枭雄。他们三人想要让一只鸟开口唱歌。织田信长说,我威胁它,不开口就杀了它;丰臣秀吉说,我用哄骗的方法诱它开口;德川家康说,我就这样等待,等到它自己开口唱歌。对照真实的历史,与这个故事不谋而合。织田信长一介武夫,勇大于谋,他是乱世中的草莽英雄,藐视权威、无所畏惧,却在本能寺事件中为部下所杀。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同样曾为织田信长家臣。丰臣秀吉出生低微,却得到赐姓,他炙手可热,却又树敌众多。他征服、战和各路英雄,而成为织田信长的实际继承者,最终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后因进犯朝鲜,遭遇中国明朝、朝鲜联军打击,败局既定,在国内德川家康尾大不掉的情况之下病逝,在大坂夏之阵中,一代家族灰飞烟灭。而德川家康,年轻时和织田信长结盟共同作战。在织田信长死后,拥立织田信长之子与丰臣秀吉对立,战和后又对丰臣秀吉俯首。在丰臣秀吉死后,他终于掌握了全国政权,开创了江户幕府。他的名字从此与赫赫有名的幕府时代相连,为人所知,直至明治维新,。
“杜鹃鸟鸣不鸣”,不一定是真实的故事,但该容忍的时候必须容忍的道理永恒存在。一个家族能够显赫接近三百年,德川家康的识时、辩势、忍让,展现了高远的境界。而德川家康的遗训,更能彰显其真义:人之一生,如负重担,如行远路,不可急躁。以不自由为常事,则无不足。心生奢望之际,则思穷困之时。能忍为长久之基,视怒为敌。只知胜而不知败者,必害其身。责人不如责己,不及胜于过之。不难发现,德川家康的遗训,与乾卦要义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