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我爱过。我体验过。这就够了
几个小伙伴在打牌,我躺在沙发上日更。我喜欢这种热闹中的安静。这样的场景,总让我想起小的时候,火坑屋里的柴火哔哔啵啵地响着,我爸跟几个朋友在打着牌,我们在看着电视。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那样的岁月静好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我是很多年后才意识到,父母给我提供了多少庇佑,每当我悲伤的时候,走到人生谷底的时候,我想到的唯一的疗伤地方,就是家,只想赶紧奔赴家乡,只要回到那个燃着柴火的升起炊烟的家,就瞬间续上了命。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身边一个朋友很羡慕我,她说她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天伦之乐。她父母从小在外打工,她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在她高中的时候她父母离婚,她变得叛逆,在心理上也很难接受亲密关系,领地意识特别强,很难接纳别人走进自己内心。她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诚如那句话,她真的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这么看来,我真的算是幸福的。现在才发现,原来父母恩泽,不在权利财富,而在言传身教。爱这种能力是需要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的,小的时候能很好地接受这种教育,但是等到长大后再去学习爱的能力,就会发现非常非常难,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知道如何爱和被爱,而这样的家庭关系,又会影响到下一代。
我虽然“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但心里非常清楚,我个人并不拒绝亲密关系,并且也有过持续三四年的感情,但是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感情之后,选择了宁可孤独终老,也绝不将就,也知道自己将就不了。
年轻的时候总是贪恋自由,总是想着浪迹天涯,奔赴远方,到了一定年纪,回想起一家人围着火坑聊着天的日子,也开始慢慢体会到天伦之乐的珍贵,领略到最平淡生活里的真味。越是这样,越是知道珍惜,越会更勤勉地给父母打电话,有机会就尽量回去陪父母。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感觉到自己心态在不断变化,一方面有些欣喜于自己的顿悟,一方面又从中看到青春的逝去,人总是一边失去一边得到。也无从辩驳,只能把自己活成一副顺其自然的样子,假装淡定地接受中年的到来。
幸好内心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未完成的梦想,于是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好奇新鲜的事物,永远记住自己作为一个体验者的使命。
还没有感受够,还没有体验够,还有很多未知的风景,未知的人,在前方等着自己,所以我必须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去。
只有这样,我才能在离开的那一天跟这个世界道别——我来过,我爱过,我体验过。我没有什么遗憾。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