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莺歌 | 陶艺老街」古旧小镇如何成为台湾美食之外的“第二”文化

2016-05-30  本文已影响212人  瓷谷

/莺歌镇位于台湾西部纵贯铁路线上,镇上有近800家的陶瓷工厂和陶艺店,走在路上随处可见烧窑制瓦的景象/

莺歌陶瓷老街于民国89年在市府的重新规划下,入口有一座仿文化路成发居的闽南式红砖建筑,还有一只铁制的艺术莺歌鸟。

莺歌陶瓷老街共有一百多家陶瓷商店,宛如一座生活陶瓷博物馆,有各具特色的精致艺术中心、大宗餐具专卖店,还有经营好几代的老莺歌陶瓷世家,及工厂直营商店,另外陶艺家工作室,随处可以与艺术相对话。

莺歌陶瓷老街也为了整齐统一路灯、咖啡色遮雨棚,各商店的门柱并加以红砖柱妆点、绿色植物错落其间并结合当地产业的素材如陶瓷座椅、陶制垃圾桶等等。

莺歌镇上已经有100多位艺术家成立了工作室,为那些喜欢亲手尝试制陶工艺的游客可以在工作室内尽情地“玩泥巴”,在捏合煅烧中体会到陶土和彩釉带来的快乐。

不断创新的莺歌,渐渐吸引了全台湾有志于陶瓷艺术的艺术家和制作者。很多职业学校的陶工专业毕业生,都愿意留在这里的陶艺工作室当学徒。如今,莺歌镇的创意陶瓷已成产业,一件件别致、典雅的陶瓷作品,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正走出宝岛,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关于莺歌陶瓷的故事,要从尖山埔路说起

这里是当年莺歌陶瓷的发源地,也是俗称的陶瓷老街。早在清嘉庆年间,来自福建泉州的吴岸等人开始在此制陶,因当地蕴藏大量适合塑陶的土壤,加上附近山林广阔,柴薪足供烧窑所需,于是,当地陶瓷业很快蓬勃发展。莺歌的陶瓷生产也逐渐从一般生活用品,发展到质精量大的工业瓷和建筑用瓷。

2016

05.27

---------------------------------------

「推荐阅读」

-  说瓷有料 -

梦回唐朝——盛世之年的唐三彩为什么会引领潮流?

-  瓷艺翰林院  -

蔡仕伟的守艺精神,一位设计艺术家的回归

-  十八般瓷艺  -

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  中国瓷魂  -

流失的中国文化:寻找国土外的中国~

-  一门匠心  -

中国剪纸:方寸之间,神幻的镂空艺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