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你对自己的期许是什么?
昨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在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地组织了一次部门的年终总结和展望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已经很深刻,就是在抽取奖品前的,分享了三个问题:
你加入这家公司的初心是什么?
2021 难忘的事/时刻/最大收获?
2022 我的期许是什么?
在新年的第一天,你也可以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特别是第三个问题,我记得有个同事提到自己2022的期许是继续减肥,因为2021年没有达成目标。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形,在展望2022年,给自己设定新一年目标的时候,发现有些目标是复制2021初设定的目标,我自己有好几项就是这样,这不仅让我们感慨,如何能够在2022年底回顾完成情况的时候,能更高地实现设定的目标呢?
在中,我们我们分享了“卢比孔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目标设定、目标规划、目标践行,只有在这个3个方面都有比较充分的考虑,我们的目标才有更高的实现概率。
在目标定的好,就能实现?和要是……就……中,我们分别分享了目标设定和目标规划,本文重点和你分享目标践行。
所谓的目标践行,就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调,让自己的行动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行动,而是我们在行动中,常常偏离了实现目标的行业线,特别是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如年度计划。
我自己还算比较自律、努力和有计划的人,但面对年度目标,也常常出现偏航的行为,如何才能在行动中不偏航呢?
关键是在行动中,不断自我调节,就像我们洗澡时调节水温,如果发现太烫就加点热水,太冷就加点冷水。在《动机心理学》中,提到了自我调节的三个要素:标准、监控和力量。
这三个要素让我想起了汽车开发中的项目管理,其中“标准”通常来自于项目管理的三个维度——时间、费用和质量,比如我们要在2年(时间)后推出一部高品质的车辆(质量),且开发的费用没有超出预算。
而“监控”对应的就是在项目推进中,判断是否有满足标准的情况,比如发现某个零部件在装车时存在交付的风险,那么就需要拉动相关资源解决,如果自己发现推不动,还可以借助更高的力量,比如公司的管理层等。
回到我们个人的年度目标达成,其实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在我们为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可以从标准、监控和力量三个方面来调整我们自己的行动。
1 标准
提到标准,作为工程师,我们比较容易想到量化的客观的指标,比如汽车的噪声不能达到50分贝、百公里加速时间要低于5秒、零部件的达标率要超过99%,有了这些标准,就比较容易监控和改善。
但是,回到个人的发展上,标准常常没有这么清晰和明确,比如我们都希望新的一年更加健康幸福、家庭更加和睦,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等,我们当然可以,而且也应该设定更加具体的目标,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区分几种不同的“自我”,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目标。
1.1 多种“自我”
你可能很好奇,“自我”不就是一个吗,怎么会有多个?这让我想起上周刚看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不同平行宇宙的蜘蛛侠聚集到一起对抗邪恶势力,这些蜘蛛侠都有相同的名字,但是因为在不同的时空的细微差别,以及关键时刻的不同选择,体验了完全不同的经历。
虽然我们无法见到另一个宇宙的自己,但脑补一下,自己如果在过去的关键时刻,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现在的自己会有什么不同。
比如我自己,如果三年前,没有离开武汉,现在很可能还在原公司,和前同事在一起,那可能是另一个王双;如果我在学校,没有去参加那次活动,很可能就认识的不是我现在的合伙人,可能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王双;这些都是过去式,展望未来,我们其实可以构想多个不同的自我,比如在新的一年,你期待自己会有什么变化?每个不同的构想,都是一个可能的自我,走到2022年末,成为现实的我们,只是众多“可能自我”中成为现实的一个。
理论上,我们可以构想无穷个可能的自我,但是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常常会构建三种典型的自我:理想自我、非理想自我以及应该自我。
理想自我,即我们渴望的样子,比如健康、帅气、有钱……;
非理想自我,即我们不想成为的样子,比如我们都设想过不要成为“中年油腻男”,不希望碰到“中年危机”……;
应该自我,就是外在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比如老板希望也要解决问题,你的配偶希望你能多带小孩,……;
1.2 自我差异
你可能好奇,“不同的自我”,和我们采取行动实现目标有什么关系?这里有个重要的联系,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喜欢比较,在上体面提到“不同的自我”之外,其实还有个一”实际自我”,就是我们认为自己当前的样子。
而真实自我和前面想象中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我们不同的情绪感受,同时产生不同的张力。通常,“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差异越大,或者“实际自我”与“非理想自我”距离越小,我们的情绪越强烈,比如我们发现“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很大,我们可能就会产生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
人们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情绪,就可能采取行动,趋近“理想自我”,或者远离“非理想自我”,这个类似于我们在0013|美女和野兽,你用谁驱动自己?中分享的,你是被什么所驱动?美女还是野兽?就像我们看到大家都很努力工作,有的人是因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人是因为担心中年危机,无论哪种,都能帮助我们采取行动。
1.3 自我意识
前面提到的两种方式,都能够触发我们采取调整的行动,同时,如果想让它们发挥更好的作用,有个相同的点,就是提高客观自我意识(objective self-awareness),它指的是人们专注于自己的注意力和意识。
更强的自我意识,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距离,从而产生行动的动力,但是这也常常带来负面情绪,而降低这种自我意识,就能部分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借酒浇愁,因为酒精能降低我们的自我意识,缓解差距带来的痛苦,我自己有时比较低落时,有时也会通过酒精回避一些情绪痛苦,但是这个只能从缓解我们的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有更好的方式,比如通过运动和写作也能更好减低我们的负面情绪,而不用减低自我意识。
2 监控
虽然因为前面的比较,让我们采取了行动,但是为了更好地让行动导向目标,我们还需要监控。什么是监控(monitor)?
它指的是跟踪个体想要调节的行为,以及当前结果和目标结果之间的差距。
举个减肥的例子,比如你现在是80公斤,你希望到70公斤,而且你计划通过每天跑步3公里来实现。监控指的就是,我们要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每天都运动了3公里,同时,也要通过体重秤来跟踪体重的变化。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上面的一个细节?我们要监控的不仅有体重变化的结果指标(体重变化),也有行动的过程指标(每天运动3公里)。
我认为这两者都很重要,我们常常比较关注结果指标,这个很好,但如果只是看结果指标会有个问题,因为结果常常具有滞后性,比如你不会因为运动了一次,就立即能看到体重变化的结果,而我们又需要即时反馈来给我们提供动力,这个时候过程指标就很好,今天跑步3公里,跑了没跑,立即就能判断,置于效果,要坚持一段时间才知道。
而关于这两种不同的指标,我在执行力3:高效执行的4个原则有详细的介绍,供参考。
关于监控,我有个做法,我每周都会通过腾讯的TAPD去设定自己一周的目标和行动,比如每周运动5次,每周发布一篇文章,以及要阅读的书籍,每当完成,我就会勾选掉完成项目,也能创造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个方式让我能比较好地完成我的任务。
而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子设备,也能比较好的跟踪和监控功能,比如手环记录我们的运动情况,微信和支付宝记录我的消费情况。
通过这样的监控,就能进步调整我们的行为,就好像我们根据汽车的仪表来调整踩油门或者刹车。
此外,除了这种主动监控外,还有重要的一类,就是我们在如何更好地获得和给予"反馈"?中提到的反馈,它也能帮助我们进行行为的调整。
3 力量
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差距,也知道该做什么,但就是不想动,这个时候,很可能就是缺乏力量,这里的力量主要指的是我们的指控力。而且目前关于自控力有一种主流认知,即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通用资源,所谓通用,就是很多事情都会消耗,而所谓有限比较好理解。
比如我们和人发生了冲突,但是为了维护形象,我们抑制自己的情感,这其实就会消耗自控力;明明独自很饿了,但是你眼前放着一份大餐,你就是不能吃,你要控制自己,也要消耗控制力。
我记得夏天有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会喝点啤酒,而我明明知道酒后其实就容易反馈,没有时间阅读,但还是忍不住,因为下班跑步回家,已经有点累了,而一到家,母亲就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冰好的啤酒已放到桌上,我真的没有足够的控制力资源来抵挡这个诱惑。
所以,为了能有足够的自控力去实施达成目标的行动,我们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消耗自控力,比如每天早上思考穿什么衣服。
总结
2022年已经开始,你对自己的预期是什么?新年的目标设定好了吗?为了不在今年年底感慨自己为什么有没达标,从现在开始,就要从目标设定、目标规划和目标执行上系统考虑,祝愿你在新的一年实现自己的目标,活成自己期许的样子。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