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与盲山 善恶是对双生子
现代社会对乡村有一种巨大的包容性,这不仅因为农村盘踞着大部分国人的根,也因为与都市文化的巨大差异成为千千万万老百姓心中的乌托邦。山水画家在宣纸上泼下大片的留白,云层叠绕,青山远黛;陶渊明一句"后遂无问津者"引得无数信徒奉桃花源为精神安乐之所;近现代乡土文学系列长盛不衰,作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成了高识别度的名片;无数的记录节目选择将那些生活在城市霓虹灯下,价值观略显扭曲的少年投放到闭塞的大山深处。
在农村和城市的关系网里,后者无疑是前者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每一个城市都是建立在一条蜿蜒的泥巴小路上,而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机会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标杆。那些隐逸在群山深处,因为客观地理条件而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山村,被牢牢地甩在经济浪潮的身后。这时候,人们似乎开始淡忘这些大山背后的存在,或者是有意淡忘,殊不知,这个曾经的精神家园,在巨大的二元对立下,慢慢淡化了文人墨客笔下的浪漫成分。
李杨导演自处女作《盲井》之后再创另一部《盲山》,以纪录片的形式将视角投放到当下热点话题——人口拐卖。讲述女大学生白雪梅被拐卖到一个偏僻山村给人做老婆,数次逃跑求救无果,愤怒之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浓重的地方口音和当地村民的生动演绎使得这部片子看起来并不像是一部电影,而是活生生的真实场景再现。
被拐的白雪梅对黄家老少的淫威采取积极抵制的态度,拒绝吃饭,拒绝和黄德贵洞房,甚至割脉自杀。黄家老夫妻不得已双双出马,以强奸的形式逼迫白雪梅与儿子发生性关系,将白雪梅从医院救回后,黄德贵满心里想的只有一句话"这他娘的医药费真贵"。白雪梅主动逃跑过程有两次,第一次成功翻越大山逃到主干道,因没钱打车被拒,被黄德贵等人追回。第二次成功逃到集镇,在通往山区外的大巴上被黄德贵追回。考虑到双方力量悬殊,白雪梅采取了一系列"场外援助",向前来收费的村民求救,他们说"你家的事情我管不了",三番两次跑到村委会,寄希望于村里的干部同志,主任说"你先回去,有消息了我告诉你",一次次拦下外出的邮递员,他总是收下白雪梅的求救信,善意地说出"不客气",转手把信件交给了黄德贵,仅仅因为一只老母鸡。而其中寄托着白雪梅最深切希望的男人,村中唯一一个高中学历的老师——黄德信(道德的德,诚信的信),一次次索要白雪梅的身体,一次次许诺带离她出火坑,东窗事发后,如灰溜溜的老鼠般逃离了山村。这些人不乏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看起来颇有力量的"场外援助"居然也成了拐卖事件里沉默的帮凶。
本部电影中出场的女性,主要有黄德贵的母亲和同样被拐卖过来的几位年轻妇女。黄德贵母亲说"女子,嫁谁不是嫁","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你就应该老老实实过日子","你对黄家有怨气,就怪我们,不要打我的孙子"。这是一个可怜的老母亲,几年的积蓄替儿子买回一房媳妇,要的也不过是女人肚子里的传家宝。她在乎白雪梅的大学生身份吗,她清楚一个大学生在那个年代是一种怎样珍贵的存在吗?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一个女人,哪怕她又聋又瞎,丑陋不堪,只要尚有生育能力,就值得她拿出全部家当。而白雪梅的大学生身份,她是恨的,因为这无疑抬高了人贩子手中的筹码。
本片中几位与白雪梅相同遭遇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白雪梅带来些许精神慰藉。春丽说"你要死还不容易,要活才难","这里的人都很团结,跑是跑不出去的","公安局没用,都是向着村子里的人"。白雪梅说"一起跑吧!"
她摇摇头"我是不打算跑了,打怕了。况且孩子都这么大了,跑出去,谁还会要我,嫁谁不是嫁!"
"嫁谁不是嫁",这句话分别出自黄德贵母亲和被拐妇女春丽之口,在山村里里外外的困厄下,这个"谁"的定义接近模糊。老一辈的婚恋观被原始的繁殖思想支配,无论男女,只要性器官完善,能保证传宗接代的顺利进行,则为佳偶。新一代的被拐妇女,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奴役,以"认命"的态度完成内心深处的同化。
电影命名为《盲山》,这个盲字,折射了现代农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顽劣因素。白雪梅一次又一次重申"你们买卖人口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听到"犯法"二字,围观的村民露出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眼神。他们无法理解,娶亲自古以来是要花钱的,买媳妇也是花钱,怎么就犯了法。黄德贵在酒席上眯着眼,带着微醺的口气"谁不喝,他就一辈子打光棍",说到"打光棍",全场的年轻人变了颜色,忙不迭的仰脖光杯。黄家老夫妻"帮助"儿子完成洞房大事,全然不顾白雪梅的哭嚎,"洞房早晚都是要入的"。当被拐女子积极出逃时,全村人则显示了高度的团结,他们前呼后拥,仿佛帮助村里人守护老婆,是生来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山村里的人都在默默遵循着一套价值观,他们漠视法律,鄙弃教育,注重生养,他们暗暗做着帮凶却不自知,倔强而固执地守卫那套落后的法则。他们憎恶城市,憎恶城市夺去了大量的劳动力,甚至夺去了大把光棍青年的配偶,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冲到大城市去嚣张,甚至,他们对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满恐惧。在如此深沉的厌恶与自卑下,层层叠叠的山脉封锁了他们的眼界,也麻痹了一个又一个灵魂。这样的大山,这样的乡村,诚然,并不能成为都市群众的精神补养。
电影中有一个长达十五秒的镜头,那是一个清晨,笼罩在大山深处的薄雾还未散尽,日光投射在远处的雪峰顶端,反射出点点星光,山间流水叮咚,四下静谧,只有田间三三两两的老农,多半的人儿还在渴睡着。我看着这片世外桃源,想起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可是我也知道这是片盲山,一片无穷无尽的绝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