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系列故事二

2021-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苏家故事
我爷爷死的很早,当时我父亲、叔叔,和姑姑都未成年,父亲八岁,叔叔4岁,姑一岁,奶奶三十八岁,这个家母子四人,怎么办,一个封建社会裹小脚的女人,要养活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是多么的艰难,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来承担这个家。

当时的奶奶,别无选择,只有带着三个幼子在艰难中苦度。当时的家中收入不到八百斤稻谷,连米带糠,不足三个月的口粮。剩下的九个月,只有当乞丐在四处要饭。奶奶的精神支柱,耐以生存的意念就是不管怎样艰难因苦,也不能让自己的三个幼儿饿死。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是没有任何社会公助行为的社会,因为整个国家都在煎熬之中!所以我奶奶只有靠自己坚强的毅力,来支撑着个家,慢慢向前苦度,带着三个幼子每年有九个月的日子靠乞讨为生,这样的生活足足维持了八年,父亲长到十六岁,开始租人的地种田养活一家人。生活过的很紧张,只能半菜半粮,过日子。总算是不乞讨了。这也算是我奶奶实现了她的奋斗目标!

当时她的奋斗目标是把三个孩子养活长大,不饿死,也是她奋斗的希望。同时在这样的艰

苦的生活中培养出了我父亲、二叔和姑姑的吃苦耐劳的抗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都体现在他们尔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位都是一部书,待我娓娓道来!

而奶奶这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服输的抗争精神成为我们这大家族的家风。鼓励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在我们每逢生活、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一想奶奶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都没有后退半步,而

且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与奶奶相比,我们的困难不是困难,所以都迎刃而解!

一个家庭都有它特定的家风,特别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前,因为中国这个大家庭在水深火热之

中,所以我们每一个小家要生存下来,都是很艰难的。 

我们这一代人是五零后是与共和国同龄,亲眼目睹着我们的家与共和国同步由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全过程,感受太深刻了,我们应该把这些好的家风总结下来,一代传一代,永不忘本,世代相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世世代代,不能一劳永逸,适应时局的变化,为了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断奋斗,掌

升高峰,而奋斗,致永远!

奶奶踮着小脚奔波在生活的洪流中,永不停息的身影叫人敬佩!

小编晓玲感悟:看到太奶奶的一生,感慨万千!我们在人生的行走中,因为一时的新鲜、偶尔的激情,过着自认为努力奋斗的生活!人到中年,却有迷失的感觉,计较得失、权衡利弊,开始得意忘形亦或妄自菲薄,把脚踏实地的努力生活丢了!却忘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

稻盛和夫曾说:我们降临俗世,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尝尽人间的苦乐,或幸福或悲伤,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们都不懈地、顽强地努力奋斗。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是磨磨炼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