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汉光武帝在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心里很清楚,夺取天下得靠武力,可治理天下就得依靠有效的法令。所以呢,他积极地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捐税,把奴婢释放了,官差也变少了,这就让东汉初年的经济能够恢复和发展起来。但是呢,法令虽然能治理社会,能威慑老百姓,却很难管得住达官贵人。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仗着自己的哥哥是皇帝,到处胡作非为,她的奴仆对法纪也是一点儿都不在乎。
湖阳公主有个家奴仗着公主的权势行凶,把人给害死了,然后就躲在公主府里不敢出来。这件事归当时的洛阳令董宣管。这个洛阳令为人特别正直,坚信天子犯法和老百姓犯法都得一样治罪的道理。虽然他没办法进公主府去搜查,但是每天都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就等着那家奴露面。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出去,跟着的人里就有那个杀了人的家奴。董宣得到这个消息,马上亲自带着衙役赶过来,把湖阳公主的车给拦住了。
湖阳公主生气地说:“好大的胆子啊这洛阳令,居然敢拦住我的马车!”
董宣一点儿也不害怕,当着面就指责湖阳公主不应该纵容家奴犯法杀人。他也不管公主阻拦,让衙役把凶手抓起来,当场就给处决了。
湖阳公主气坏了,马上跑到宫里,跟汉光武帝哭诉说董宣怎么欺负她。
汉光武帝听到这事儿,也特别生气,马上就把董宣叫进宫里,让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打董宣,想给公主出气。董宣说:“等等,我有话要说。”光武帝满脸怒气地说:“你还有啥可说的?”
董宣说:“陛下您是个看重诚信的君主,应该重视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纵容奴仆杀人,这难道是治理天下的正确办法吗?要是我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请求让我死来向天下人谢罪!”说完,他就朝着柱子撞过去。光武帝赶紧叫内侍把他拉住,但是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
光武帝知道自己没理,可又想照顾湖阳公主的面子,就让董宣给公主磕头认错。董宣说啥也不肯磕头,内侍使劲把他的脑袋往地上按,但是董宣用两只手用力撑着地,梗着脖子,坚决不低头。
内侍回来报告说:“董宣的脖子太硬啦,根本按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把董宣给打发走了。湖阳公主看到光武帝放走了董宣,心里很不服气,埋怨光武帝没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道:“就因为我当了天子,不能再像以前当平民的时候想干啥就干啥了。”
董宣此人,拥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敢于直面权威,毫不退缩。在面对重重压力和艰难险阻时,他始终坚守原则,坚决不退让半分。这种刚正不阿、坚守正义的品质,实在是令人钦佩,是完全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不仅在为官之道上秉持公正廉洁,一心为民众谋福祉,而且在个人品德方面,更是无可挑剔,堪称楷模,无论官品还是人品皆属上乘。
光武帝在这一事件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为帝王,不能肆意妄为,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他深知自己需要克制情绪,明白要约束自己的怒火,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的意识,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赞扬的。这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君主的睿智和胸怀,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问题,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错误决策,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