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爱有方11月的读书会读的是《被讨厌的勇气》,今天是第一次读,结果是下班忘了带回家,刚觉得有点懊恼,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持续实践樊登老师刚讲过的《认知的天性》里学习方式的好时机嘛,真是天助我也。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的两个作者写的一本关于个体心理学的书籍。相比较与《自卑与超越》的艰难晦涩,这本书非常的通俗易懂。并且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讲得透彻又深入。所以它既可以作为个体心理学的研学者所用,也是个人自我成长的必读书籍。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卡尔·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曾与弗洛伊德共事。阿德勒并没有很多的著作流传于世,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六十几岁时突然死在了去演讲的途中,另一方面阿德勒提倡的不是以学术征服你,而是通过交流来启发人。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样,崇尚的是接头辩论式的,启发式的哲学。不会夺取你求知的过程的乐趣,直接给你结果。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认为,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这个人,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导致他现在成了这样子,也叫“原因论”。阿德勒认为,不是过去的事件导致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而是你赋予事件的意义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你对事件的看法。不是事件导致创伤,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创伤。
愤怒是被捏造出来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咖啡厅被侍者把咖啡洒到了衣服上,这个人非常的愤怒,开始对着侍者发脾气。其实不是这件事情让他很愤怒,而是这个人选择用愤怒的方式来应对这个局面。还有一种情况,妈妈正在生气的对女儿大吼大叫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在得知对方是女儿的班主任时,立马换成温和的态度。挂完电话,立马又对女儿发火。这种自由转换的情绪,就说明愤怒是被捏造出来的,是妈妈用愤怒来达到是女儿屈服的目的。在心里学中,凡是收放自如的愤怒都是派生情绪,派生情绪得出现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在你同意给孩子买冰淇淋之后,他就立马停止了哭泣,就是典型的派生情绪。因为真正的愤怒是没有办法立马平息的,而有一个逐渐趋于平和的过程。
你的想改变吗?: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痛苦,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我想改变”,却从来不为此付出行动。其实他是下定决心不改变。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其实是通过不改变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改变带来的未知与不确定性,会带给自己更多的恐惧。但现在的痛苦却是熟悉的,所以潜意识里下定决心不改变,呆在熟悉的痛苦里,他们缺乏的是勇气。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 是因为讨厌自己的人会觉得所有人都讨厌他,以此来规避掉各种人际关系。假设这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还会有那些烦恼吗?
自卑感与自卑情结:个体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有自卑感,所以会不断的进步,提升自己,追求卓越。而自卑情结指的是,面对不足的地方,没有勇气和自认为没有能力去改变和进步。自卑感是正常的,而自卑情结是值得人警惕的。有人通过自负来掩饰自卑,有人通过夸耀自己的不幸来掩饰自卑。克服自卑情结的方式就是认识到:人生不是与他人的竞赛,而是与自己的竞赛。所谓的自卑与超越,是指利用自己的自卑感,不断的超越之前的自己。如果把自己看成与他人是竞争关系,那么其实是把其他人都推到了自己的对面,甚至是自己的敌人。所以我们无法为他人的成就喝彩,因为潜意识里是相信,我不优秀,是因为别人太优秀。即便一个人在竞争关系中时刻保持领先,他的精神也高度紧张,随时担心自己被人超越。
人生有三大课题:职业、社会与性 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三个课题中工作课题是最轻松的一个课题,最复杂的课题是爱的课题,也就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如果把亲密关系比喻成“浪漫的红线”,那么亲子关系就是“坚固的锁链”。
警惕你的人生谎言,但我们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过去发生了什么和担忧将来会发生什么。用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通过归咎他人、环境把选择权交给别人,就是最大的人生谎言,让我们丧失勇气。
而阿德勒正是激发勇气的心理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