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狠角色,更是一种保护色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的话题源于一名读者的后台留言,大意是这样的——
“晓璃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前不久刚被调到了公司的运营组。组长人称‘毒舌上司’,你能想象出吧?就是那种,说话超级不留情面的人。
我开始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心想只要自己听话干活,总不会错的。没想到上班没几天,我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这位‘毒舌上司’的厉害。一天,‘毒舌上司’让我拟个方案,我按照TA的要求搜肠刮肚弄了一篇,结果迎接我的,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好在我心脏强大,但即便这样,内心还是异常不爽,主要是TA的语气和用词实在是太尖锐了。
我想起自己曾经在不同的场合,遇到过不少和TA一样嘴毒的人,我就很想知道,这些人为何气性如此之大?遇到这种领导,又该如何是好呢?”
不知道此刻看这篇文章的你,可有着和这位朋友同样的困惑呢?
今天的文章源于一则咨询案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特地做了文学加工和处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一、“总是控制不住发火,我到底怎么了?”
咨询者孙玲(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前来咨询的时候,她一脸愁苦地抱怨道:“现在的90后真是经不得说了,先前我工作那会儿,领导说的比我厉害多了......”
原来,前来咨询的孙玲才被提拔为部门主管不久,还没上任几个月,就被很多员工诟病太严苛,据孙玲的话说,很多员工表面上应承,私底下不配合,大大影响了工作进度。
大老板找她谈了话,让她务必加以改进,如果再这样下去,新晋的职位怕是难保了。
眼前的孙玲眉头紧锁,穿着深蓝色的职业装,精致的淡妆依然掩饰不了深深的无力与困惑。
我翻阅了她的职场过往,基本上堪称一部“个人奋斗史”。
孙玲的职场起步并不显赫,出身于普通农村家庭的她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做销售,能吃苦敢拼搏,为了公司利益和客户谈判争执是常有的事儿,孙玲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坐上了公司销售冠军的宝座;再后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正好新拓展了一条业务线,老板就成立了新的销售部门,让孙玲担任主管。
孙玲摩拳擦掌,撸子袖子打算大干一场,结果没几天,她就察觉出了一些不对劲。
“我受不了自己的脾气了!”孙玲懊恼地说:“我知道这些新人业务不熟,刚开始也想耐下心来好好带他们,但不知为何,只要他们做的东西不合我意,就会有一股无名火迅速蹿上来,我根本控制不住就容易发火。再看到他们委屈巴巴的表情,我的内心又十分懊悔......晓璃老师,我就想知道,我为何会成了这个样子?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二、严苛的人,TA的成长往往是一部创伤史
我知道,每一次愤怒的背后,更是一种深切的无助。
我开始引导孙玲,在过去的经历中,可曾有过类似无助的体验?
随着咨询的开展,孙玲的记忆慢慢浮现了出来。
1、因为没生男孩,母亲受尽了白眼!
孙玲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父亲常年打工在外,当地重男轻女,孙玲是家中长女,正是因为孙玲母亲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受尽了婆婆的冷眼和家族的嘲讽。
即便后来孙玲有了一个弟弟,但奶奶依然以“头胎不是儿子”为由,依然不待见孙玲母女俩。
在孙玲童年的记忆中,奶奶很少上他们家门,偶尔奶奶手上有什么好吃的,也会紧着家族里其他的男孩儿,小小的孙玲感受不到奶奶的慈爱,相反,奶奶每次看到她,都会各种嫌弃。
“小丫头片子,不要成天就想着吃!迟早都是给人的,吃胖了以后谁要你?!”
奶奶总是把这种话挂在嘴边,见到孙玲就会不断地重复。
孙玲的母亲默默忍受着,背地里则告诉女儿:“孩子,你要争气,要好好读书,想办法离开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很大,不要窝在这里,不要像妈妈这样!”
每每说着,孙玲的妈妈总是泪水涟涟,小小的孙玲更是读懂了母亲的不甘与期待。
到了孙玲该上学的年纪,她的母亲顶着巨大压力把女儿送到了学校,孙玲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她知道,读书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2、“多说无益,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刚上学那会儿,孙玲还是怯懦的小姑娘,因为家穷,难免有些自卑,说话也不敢大声。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下着雨,孙玲和同村同学小伟一起放学回家,路上小伟不小心滑到了摔了一身泥,也许是害怕家人责备,小伟竟然一口咬定是孙玲推的自己!
孙玲百口莫辩,当时也没有其他同学在场,小伟的妈妈带着小伟上孙玲家理论,孙玲妈妈狠狠打了孙玲一个巴掌,向小伟母亲赔不是,并且把小伟的脏衣服换下浆洗,替小伟换了身干净的衣裳。
等小伟母子走后,孙玲感到莫大的委屈,当天晚上她钻进被窝哭了很久。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哭累了就睡着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她发现母亲在她的床边一边抚摸着她被打的脸蛋,一边默默流泪。
她赶紧假装睡去,但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比他们更优秀,要为自己还有母亲争气。
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孙玲变得越来越少言寡语了,她不允许自己有任何脆弱或悲伤的情绪表达,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嘲笑,开始有了“少年老成”的气息和味道。
3、“狠”成就了她的逆袭,却成为她新的障碍
可以想见,我们的孙玲一路走来,是有多么曲折和艰辛。
这一路,她咬紧牙关,靠着一股狠劲,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更是奖学金得主;进入职场以来,她从底层的销售员做起,做成了销售冠军,再从销售冠军,走到了今天的管理岗位。
孙玲无比珍视这样的机会。
但让孙玲没有想到的是,正是源于这股狠劲,使得孙玲长期隐蔽了自己的感受,更别提照顾他人的感受了。
于是便出现了前文里的一幕,当孙玲发现手下的员工做事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地发怒,情急之下,还会口不择言——
“哭什么哭?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就你这样的玻璃心,怎么混职场?!”
“连这点小事儿都做不好,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
一句句狠话,像是一把双刃剑,扎进了手下员工的心里,更揭开了孙玲记忆深处的层层伤疤。
这把人际关系里的双刃剑,无疑是孙玲在为自己过去的创伤买单。
三、越狠越无力
要知道,现实中很多像孙玲这样的人,他们只嚣张在表面上,他们的话狠毒,连丝毫隐藏都不会有,这样的人仿佛一眼望上去很难相处,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种狠更是一层保护色。
他们的内心往往无比脆弱和柔软。
如果你是这种人,不妨借助心理咨询慢慢进行疗愈,以一种更温和更柔软的姿态面对眼前的困境,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区分事实:这不是你的错
这些人之所以严苛,是因为他们自己背负了太重的思想包袱。
他们有个特点,就是倾向于把过往的错误归结于自己身上,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时,或者对某件事失去掌控感时,往往怒不可遏。
因此,想要摆脱这种“无厘头”的愤怒,需要学会区分事实。
在孙玲的心中,母亲是她最在意的人,她一度认为因为自己是个女孩,才连累了母亲受尽白眼和奚落,可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又如何能决定自己的性别乃至出身呢?
孙玲母亲生了女儿后,是当地重男轻女的习俗让她承受着压力和冷眼,和孙玲本人没有太大的关联。
也就意味着,在那种环境下,只要母亲生了女儿,不管是孙玲还不是孙玲,都会遭受这种境遇,只是这个孩子,她恰好叫“孙玲”。
2、不要粗暴地赶走负面情绪,尝试陪它待一会儿
对孙玲而言,强迫自己从过去的创伤中修复,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并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滋生、发展、衰落与平息,有着自己的节奏和规律。
孙玲刚开始可以尝试从第三者的视角觉察情绪的整个变化过程,例如当孙玲想要对下属发火时,不妨对自己说:“嘿,伙计,我看到你很愤怒。”
先承认情绪,再和这种情绪呆上一会儿,你会发现,情绪自己就慢慢消退了。
3、别过分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尝试流动的生命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身体状态进而调整紧绷的神经,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打开身体,让思维重新活跃和流动起来;
我们还可以尝试和风格不同的人交朋友,去看见他们的可爱或有趣,这些人未必会立刻给你带来更精彩的故事,但却能帮你接近心中更好的自己。
四、多一个维度,或会柳暗花明
回到最开始读者的问题上来。
如果你的上司是孙玲这种硬派风格,说话不留情面,你该怎么做呢?
想要改变行为,先从认知入手。
1、不仅看到TA的强势,还要明白TA的无助
如果是新上任的上司,可能面临着一团乱麻的工作局面,TA希望迅速理出头绪,但现实可能与想象有差异,导致情绪不稳,焦躁易怒。
如果上司的脾气在公司上下皆知,说明这种人通常是有些能力的,只是一路死磕过来,形成了“硬派”作风并笃信这种“硬派”作风是搞定一切的良药。
不过,当遇到员工不理解自己时,TA同样也会感觉无力。
2、不仅关注TA的咄咄逼人,更要明白TA的良苦用心
通常来说,这类人的咄咄逼人是单纯自然的流露,不做作,不道貌岸然,更不惺惺作态,他们正是靠着一股狠劲,一步步摸爬滚走到了今天。
所以,在他们看来,对下属严格要求是一种体恤和爱护,这种“狠”在他们的认知里是一种“爱”。
没错,他们过去就是这样“爱自己”的,除了这种方式,他们并未习得新的方式。
3、不仅看到他们的狠,更要读懂他们的深情
正如前文的孙玲一样,她看似坚硬的外表下,实则是对母亲的深情:在孙玲的内心,母亲是她最柔软的地方。
她奋斗的巨大动力,就是源于给母亲一个安逸晚年的强烈渴望。
这些人冰冷严苛的外表下,更有对重要他人的深情。
了解了这些,不知你对这种人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
至于如何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我想聪明的你一定有了自己的主张。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力,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瓦尔登湖》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全面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