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

历史的样子

2016-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盈袖格

——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见惯了历史书中的沉稳和大气,见惯了历史纪年表的冰冷和严肃,突然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犹如看到了江湖中的仙侠,洒洒脱脱,无所顾忌,一路读下来,身心愉悦,酣畅淋漓。

早就应该这样讲历史了。从《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开始,我看到了有《明朝那些事儿》,有《晓松奇谈》,有《人生如只如初见》。历史终于不再是教科书中,单薄冰冷的文字,而成了一个个曾经鲜活过的人的生活。历史是残酷的,它用时间淘尽当年的辉煌与挫败;但历史更应该是亲切的,它将留给我们娓娓动听的回音。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历史都是为了记住那些人名、时间、事件、原因和影响。与我而言,秦始皇统一全国更多的是从此中国有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隋朝的科举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它的优势与劣势;朱元璋废丞相掌管六部标志中国中央集权发展到新的高度;近代的积贫积弱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这些看历史的角度太高了,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太大了,难怪我总是背了忘,忘了背,味同嚼蜡。

从接触到历史的一刻起,仿佛我们就要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以最严谨的姿态来审视。可我们忘了一句话,我们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史。所以,当年的历史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上千年的历史也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平凡的生活。

由人组成的历史,怎么可能是冰冷枯燥的呢?

人,应该是最有意思的一种生物。

所以,《明朝那些事儿》只是朱元璋的造反称帝,就写了大半本书。作为一个重大的朝代更迭,很多史书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更为详细一点的史书也就只写那几个著名的战役。可他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为什么会冒巨大的风险去造反?从草根到帝王,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态转变?

幸好在这本书里,我们还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大明开国皇帝。

通观所有讲的好玩的历史,大都有自己合理的想象。想象千年之前,想象当年杏花微雨下,他们为何会做出影响后世的决定。这里说的想象,一定要是在有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不能乱写一气,像近几年的出现的宫廷剧,硬伤不断,混淆历史的真相,让人气愤不已。合理的历史想象,应把历史分解成一个个创造人的故事,一个个曾经鲜活过的生命的历程。历史的残酷就在于它只记住了对它有用的人,所以这些留名青史的人,必然不会像史书冰冷的评论中那样简单,必然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只有抓住了他们,历史才有想象的空间,有血肉的躯干。

历史的样子,应该是事实基础上的趣味性结合,用通俗的语言把曾经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

历史的样子,应该是有趣面孔下的严肃思考,应该像是调皮地老爷爷,既敬畏又可亲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跟着我的节奏,我们一起看看《明朝那些事儿》是怎样讲历史故事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