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周作文集锦三生三世组作品鉴赏集三生三世2025

墙头花开时

2025-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筱笑盈盈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34期“看图写话”专题活动。

朱采兰的丈夫、洪丽娅和洪玉横姐弟俩的父亲在北疆战死了,朱采兰捧着丈夫的骨灰盒哭得差点就背过气去了。洪丽娅和洪玉横跟着母亲一起哭。

洪丽娅对父亲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六岁前的记忆里,而洪玉横对父亲更是没多少记忆,因为他们的父亲已经出征北疆有五年了。

他们渐渐长大,可父亲一直没有归来,洪丽娅和弟弟总是一遍一遍问着朱采兰:“娘亲,爹爹几时可以凯旋归来?”

“等墙外的花开了,你爹爹就可以回家了。”

娘亲总是这么回答他们姐弟俩。

于是姐弟俩就盼啊盼,盼着墙外雪花纷飞的季节,花终于开了,可爹爹还是没有回来。

大伯母说:”你们爹爹呀,回不来喽,你们俩个小兔崽子别每天抬着头看墙头的花,赶紧干活去。”

就这样姐弟俩盼了一年又一年,朱采兰也等了一年又一年。

好不容易盼到捷报传来,北疆大捷,大部队就要凯旋。

可等来的却是一捧骨灰盒。

朱采兰婆母,公爹早已过世,洪家主母是洪丽娅的大伯母,为人尖酸刻薄,蛇蝎心肠,又善于投机取巧。

洪信在的时候,他们至少还有一些忌惮,毕竟洪信是军人,在军中也有一官半职,洪信一死,朱采兰就再也在洪家呆不下去了,她怕连自己的一双儿女都会被这个没人性的大伯母给害了。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朱采兰雇了一辆马车,带着洪丽娅和洪玉横南下投靠在巴蜀做幕僚的舅舅。

南下的路途漫长而艰辛,朱采兰一路上强撑着身体,将所有的坚强都展现给一双儿女,可洪丽娅却能察觉到母亲眼里的忧伤与疲惫,她知道此番投靠舅舅,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才十一岁的洪丽娅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她不再娇气,懂得照顾母亲和弟弟。而八岁的弟弟也似乎一下子懂事了,不吵不闹,乖乖跟着母亲和姐姐。

日赶夜赶,他们终于来到了巴蜀,据说巴蜀之地,四周崇山峻岭,中为沃野千里。北部大巴山横亘,犹如天然屏障,阻隔寒冷的北风;西部横断山脉巍峨,山峦起伏,河流奔腾,形成壮丽的峡谷景观。

他们的马车在阆中一座宫墙外停下,这里依山傍水,城墙高耸,街巷幽深,古朴典雅。石板路、黄桷树、穿斗青瓦房,墙外凤仙花灼灼,墙内绿竹通幽径。

洪丽娅和洪玉横都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边看边跟着母亲往里走。

他们行至一座高门大院,府门外,车马喧嚣,行人往来不绝;而府内,却是一片静谧。他们下了马车,随下人穿过重重回廊,来到堂前,堂前壁上挂着一副对子:“心似清水常自守,身如翠竹立风丘”

他们见到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人正背手而立,目光如炬。

“李大人,这是朱意贵的外戚,来投奔他的。”下人禀报着。

“民妇见过李大人。叨扰了!”朱采兰躬身施礼,语气谦卑。

“不必拘礼,朱先生正好有事出外办事,你们舟车劳顿,先在府中歇歇。”李逸风和逊一笑,“管家带他们去后厢房歇着。”

洪丽娅心中明白,这便是她听母亲提起过的当朝兵部尚书李逸风李大人。

“他李大人他挺和蔼的,比大伯母亲切多了。”在有点华丽的厢房休息时,洪丽娅悄悄对朱采兰说。

“你大伯母算什么呢,一无知村妇,李大人可是知书达理,清廉明正的好官。”朱采兰纠正女儿的话。

这时,他们的房门被敲响,进来一美妇人,她有黑的发,白的衣,似秋水含笑的眼睛,发髻簪着一朵青花。

她进来先做了自我介绍,原来她是李大人的夫人。朱采兰领着女儿和孩子见过李夫人。

李大人和朱采兰客套了几句后,还夸了洪丽娅的美女洪玉横的俊。

最后才说了来意:“听我官人讲,你们是来投奔朱先生的,冒昧问一下,姐姐有什么手艺,我府邸缺个刺绣的,不知你是否会这门手艺?”

朱采兰一听,喜上心头,连忙说:“会的,我娘家便是江南刺绣坊的绣娘,我从小耳濡目染,学过刺绣。”

“那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太好了,你们就在这儿住下吧,你女儿和小儿刚好和我两个儿子差不多大,可以做他们玩伴,陪他们习书练武。”

就这样,他们就在李大人的府邸住了下来,生活虽说不上富裕,但也过得安稳。

十六岁那年,洪丽娅嫁给了李大人的大儿子李阑。

洪丽娅出嫁那天,雪花纷飞,墙头的花开了,梅花朵朵,在雪中傲然挺立,宛如她此刻的心情——清冷中带着几分倔强的欢喜。红盖头覆在眉睫,却掩不住那双灵动的眼眸里流转的光。她想起幼时在梅园里跌跌撞撞学步,爹爹牵着她的手,轻声道:“这梅,似你。”

锣鼓喧天,喜轿颤巍巍地行进在青石巷里,碾过岁月的痕迹。洪丽娅透过轿窗缝隙,瞥见街边那株老梅,虬枝如铁,繁花似雪,落英缤纷间,仿佛听见爹爹的声音:“梅花香自苦寒来。”

洪丽娅知道,现在的她,已为人妇,日后还会为人母,她的新生活再次开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