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焦虑吗?
上周末的一次民办小学入学考试让很多家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报考场面可谓是异常火爆,当然,录取比例也是一度走高。
小Key的微信朋友圈一度被刷屏。让我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家长不好当。
你说我们这一代父母焦虑吗?
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出生没多久,很多家长就开始焦虑上哪家幼儿园,上哪家早教机构;孩子上了幼儿园,家长们又开始焦虑上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上什么兴趣班;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又要焦虑上哪家初中,还是出国留学,后面更是焦虑中考、高考……
于是焦虑的我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陪读生涯,也在焦虑中迷失了方向,随波逐流……
我们在焦虑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我们的孩子也是会焦虑的。
1
朋友的孩子一直以来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可是这一段时间,由于要准备考试,一直都非常紧张,连续几个晚上都无法正常入睡,从晚上九点一直到天亮,越是想睡就越睡不着,在学校就更加焦虑了,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成绩也有所下滑,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朋友和她的孩子都很焦虑。
朋友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出现焦虑的先兆了,好在朋友及时向医生求助,经过心理疏导后,现在已经慢慢恢复了。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知道你的孩子焦虑吗?
有的人可能会说,孩子这么小,怎么会焦虑呢?
其实焦虑有很多种,年幼的孩子离开妈妈时可能会出现分离性焦虑;孩子在面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时可能会出现社交焦虑;孩子在面对某种特殊刺激时,比如黑暗的环境、狗、电梯、打雷时,可能会出现特殊恐惧;孩子可能会做重复动作或是强迫行为,比如频繁地检查、计算、洗手等,来减轻焦虑,出现了强迫症;个别的可能还会出现恐慌症,几分钟之内恐慌到极点;还有的则会出现广泛性焦虑,孩子会时时刻刻出现焦虑,甚至表现为肚子疼、头疼等不适。
有些时候可能焦虑和抑郁并存,这些都要引起我们家长的高度重视。
2
当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危险信号”时,请你一定要注意,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因为焦虑而痛苦:
1、与现实状况不相称的过度痛苦:哭泣、身体症状、悲伤、愤怒、沮丧、无助和尴尬。
2、处于应激状态时很容易痛苦、激动或愤怒
3、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并且无法安慰,对逻辑争论不作反应。
4、头疼、胃痛,经常因为恶心不能去上学。
5、预期性焦虑,担心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后的事。
6、睡眠紊乱,比如很难入睡或时常做噩梦。
7、完美主义:标准很高,眼里没有足够好的东西。
8、过度的责任感:过度地关注别人是否因为自己而心烦,为不必要的事情道歉。
9、表现出过度的逃避倾向:拒绝参加活动、拒绝去上学。
10、儿童自身或家庭功能受到影响:对于上学、去朋友家、宗教活动、家庭聚会、出差和度假等活动感到困难。
11、对于正常情境引起的儿童痛苦需要给予过多的安慰,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劝说孩子从事常规活动,例如做作业、打扫卫生和吃饭。
(以上出自塔玛·琼斯基著的《让孩子远离焦虑》一书)
3
那么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的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她呢?
1、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
和孩子进行一次面对面、心与心之间的交流,鼓励孩子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她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会意的眼神,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态度,试探地询问孩子焦虑的原因,向孩子解释焦虑,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焦虑理念。
(这里请注意,千万不要用指责、打骂的方式来试图沟通和纠正,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2、 体会孩子的焦虑,帮助孩子缓解焦虑。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够了解孩子,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甚至会对孩子害怕、焦虑的事情感到莫名其妙。
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孩子。
但是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扮演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游戏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焦虑。
同时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在家里尽量营造一些温馨轻松的气氛和环境,让孩子做一些放松训练。
3、寻求专业的帮助,进行早期干预。
如果不确定孩子的情况是否需要专业的干预,家长可以先去医院心理科进行咨询,听取心理医生的建议。
然后再带孩子去心理科咨询,积极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有利于孩子摆脱焦虑的方法。
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心理和或药物治疗,可以向医生询问药物的副作用是什么,需要服用的时间和有效性等问题,从而帮助孩子逐步康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8099148/2fdb552a9bceef5d.jpg)
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做一个高质量陪伴的父母,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焦虑型父母。
和孩子来一次心灵的谈话,
不如就从现在开始,
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