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而志
前几天网上疯传了一个帖子:“董浩叔叔退休了,毕姥爷不主持了,金龟子姐姐离开大风车了,鞠萍姐姐也真的变成了鞠萍奶奶,李咏叔叔也不再是鲜活有力的存在了,娱乐圈的新人都比我们稚嫩了,00后杀进了大学校园,自己开始担心以后的生存问题,恍惚间以为自己永远十八岁,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恍惚而已。”这可能是90后一代人的感慨,但作为00后的我读这段话时也是万千般思绪翻涌而来,我们能做些什么……
十八而志,志于学。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说,在我们十八岁这个年龄还是应该志于“学”。“学”这个字说来空泛,但是对于处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们学的第一要义是学习。但是社会上却兴起一股“读书无用论”,反鸡汤逆流而行,许多大学生抛弃学业,只身投入于“微商”“电商”的激烈竞争中去。谁知,初入茅庐的他们不懂世道复杂艰辛,不仅经不过社会上的摸爬滚打,而且还耽误了学业,好好的人生只因听了不良之言。有人用“读书是块敲门砖”来讽刺现在的教育制度,可是我们不读书,门,都没地方敲。钱镠曾说过“子孙虽愚,但书不可以不读”“绵世泽莫如善,但书不可以不读”,可见,名望大家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这时,我脑海中曾浮现出李贺骑着驴带着仆人远赴京赶考时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理想;想起周总理在年少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所以,十八岁的我们,本来就该志于“学”。
十八而志,志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文提到了学,现在我们谈一谈“思”。前几天刚过完“万圣节”,各种“cosplay”冲荡于各个社交网站,好像我们的中国青年对外国的节日情有独钟。当然这不是一件坏事,但却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国外的月亮格外圆?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知道的却少之又少。有句话这样说“生命终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假如我们青年人一味地沉浸于国外流传于中国的文化而从来不去想中国的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那么我们怎么握紧文化的接力棒继续向前呢?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切都拿来过度消遣,我们年轻人可以参与,但不要着迷,在参与之前也应该用“思”丈量。
十八而志,志于国。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十八岁的我们正处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这代“千禧宝宝”注定于祖国一同前行,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国家,让理想追随祖国的成长。祖国的发展可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有了我们青年人的参与相信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金庸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反为邻。”我们不一定非要做一个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只需要作祖国前行的追随者和喝彩者。
90后说一个时代已经过去,00后说一个时代正朝我走来,这就像一次交接仪式,他们把世界递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这个接力棒勇敢地向前奔跑。
十八而志,志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