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悲观哲学都说些什么?读懂这6点,远离生命之表象
人生的幸福,主要来源于自身,从外部求索,永远无果。
——叔本华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的非理性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哲学理论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十分关注人类的痛苦。
叔本华富有远见的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即是意志世界的显现,进而推导出人生痛苦,悲观的论调。在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和悲观主义人生观便在其影响和作用下应运而生。
他从人自身出发,创造以意志和表象为基础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得出了人生痛苦由意志得来的悲观论调。要想从痛苦的人生中解脱出来,就要对意志进行否定。其悲剧主义人生观,实际蕴含着一定的积极价值,对当今人类解决现代性的困惑仍然具有积极的意蕴。
1,意志的伟大推动。
意志总是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这能从最低以至最高等的意志现象所显现的阶段中看出,意志没有最终目标或目的,努力是意志的惟一本质,无所谓达到目标而告终期。所以,它永无最后的满足,沿途只有荆棘障碍,就这样永无尽期的持续下去。
世界的每一角度,形形色色的自然力或有机物的形态,都是根据努力而表现的;相互竞争,各取所需——因为它们所需的物质,只有从另一方夺取而得。就这样,世界仿佛是一个大战场,随处可见拼死拼活的战争。且这种战争多半会阻遏一切事物最内在的本质——努力,而产生抗拒,奋斗固然到头来成空,然又无法舍弃自己的本质。因为这种现象一旦消灭,其他的现象便会立刻取而代之,攫取它的物质,所以只得痛苦的继续生存下去。
努力要同于意志,是一切事物的核心和本质,是人类接受最明晰,最完全的意识之光所呈现的东西。我们所称之苦恼,就是意志和一时性的目标之间有了障碍。使意志无法称心如意;相反,所谓满足、健康或幸福,即为意志达到它的目标。世上没有所谓永恒的满足,通常,这一次的满足只是新努力的出发点而已。努力到处碰壁,到处挣扎战斗,因而也经常苦恼,正如努力没有最终目标,苦恼也无休止。
至于有认识力的世界——即为动物的世界,就可以显现出它们的不断的苦恼。观察人类的生命,更是能看得一清二楚。因为意志现象愈臻完全,痛苦也就愈为显著。对个体而言,倘若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高,他的痛苦也愈多,天生高智商,他便有更多的苦恼。
素有“哲学画家”或“画家的哲学者”之称誉的狄基班,曾以一幅画直观而具体的描写出意识程度与苦恼程度的密切关系。这幅画的上半幅描绘有丧子之痛的女人群像,以各种表情和姿势,表达出母亲的深沉、悲伤、痛苦和绝望;下半幅则为描绘失去子羊的一群母羊,各动物的表情、姿势与上半幅互成对应。从而可以了解,并非有明确的认识和明敏的意识才有强烈的苦恼,即使在动物迟钝的意识中,也有痛苦的可能。
2,何为真正的人生?
所谓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就愿望的性质而言,它是痛苦的;成就则会令人生腻。目标不外是幻影,当你拥有它时,它即失去魅力,愿望和需求必须再重新以更新的姿态出现。没有这些轮替,人便会产生空虚、厌倦、乏味无聊。这种挣扎和跟贫穷搏斗同样痛苦。
愿望和满足者能相继产生,其间的间隔又不长不短的话,这时苦恼最少。倘若我们能完全摆脱它们,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欢悦”,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于艺术真正的喜悦等皆属之。但这些都须具备着特殊的才能才行,所以只惠予极少数人,且拥有的时刻极其短暂。
只因他们智慧卓越,对于苦恼的感受自然远较一般人敏锐,个性上也和常人截然相反。因此,他们很难逃离孤独的命运。因此,身为智者,也是利害参半。普通人则只生存于欲望中,无法享受到纯粹智慧的乐趣,无法感受纯粹认识中所具有的喜悦。
若要以某种事物唤起他们的同感,或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样需要刺激他们的意志。因为他们的生存是欲望多于认识,他们惟一的要素便是作用和反作用。此种素质常表现在日常的琐细事情中,如有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总爱刻下自己的名字“以资纪念”,就是为了要把“作用”带到这个场地来。刺激意志的需求,更表现在赌博游戏的出奇翻新上,由此可见人类本性的肤浅。
3,认识痛苦。
事实上,要消除一种痛苦十分困难,即使侥幸成功,痛苦也会立刻以千种其他姿态出现,其内容因年龄、事态之不同而不同,比如性欲、爱情、嫉妒、憎恨、抱怨、病痛等皆是。倘若这些痛苦不能转化成其他姿态而呈现的话,就会穿上厌腻、倦怠的阴郁灰色外衣,那时再想摆脱它,便要大费周折了,纵使倦怠得以驱除,痛苦恐怕也将回复原来的姿态再开始跃跃欲动。
痛苦原是人生中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东西,而其表现的姿态和形式,皆被偶然所左右,所以,痛苦总在现实中占据一个位置,若除去现在的痛苦,从前被拒在外的其他痛苦必定立刻乘虚而入,占据原来的位置。因而就本质而言,命运对我们并不发生任何影响。——一个人若能有这样的省悟、认识上述道理,他就能获得心灵的恬淡平静,不再因为本身的幸福惦念了。然而,事实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呢?也许完全没有。
4,意志的否定。
叔本华认为,人生痛苦在于追寻无法满足的欲求,只有舍弃欲求,否定生命意志,才能脱离人生痛苦。他提供的解决途径主要为在哲学沉思中沉淀、沉浸于艺术和禁欲这三个方面。在这点上,很多学者认为叔本华是从印度的哲学经典《奥义书》中借鉴而来,要求通过运用“调息,制感,沉思,专注,思辨和入定”这些手段使人达到解脱。而哲学沉思,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平和的心态,在社会社会关系中保持距离,进而保持平和满足的心态。
在对生命意志的否定,以及艺术的沉浸中,人们可以从美学直观认识中摆脱意志束缚,使我们的内心在精神上得到暂时的解脱。作为主体的人与理念融为一体,脱离了意志的服务,使其从生命中得到瞬间的解脱。在叔本华看来,艺术的最高形式即是悲剧,悲剧在形式上为我们展现人性的丑恶和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人在观赏悲剧时,使自己和悲剧的主人公感同身受,忘却自我,这样主体成为了无意志的纯粹主体,不受意志的奴役,从而获得了暂时的安慰。
但沉浸艺术之中只是暂时的将人从意志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若想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痛苦,只有对生命意志进行彻底的否定,即走向禁欲之路。总之,通过对意志的否定,人类才能实现对痛苦人生的救赎,只有否定意志,才能摆脱意志的束缚,超越痛苦。
5,世界是一种表象。
“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是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两个基本命题。叔本华将现实世界归结为意志的表象,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完全基于它与人的关系之中,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受着主体人的制约,你这个人是什么样,世界就为之呈现出什么样。世界永远只是主体表象的客体,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人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人的表象世界。
在叔本华看来,人既是具有知性和理性这两者思维,知性通过直观和感知从而产生对象和客体,即为直观的表象。理性是以知性为根源,对表象形成概念,是抽象的表象,但只是一种表象的表象。一切客体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主体之上的,只用通过主体才能认识客体,同时叔本华认为理性只拘泥中表象的范围之内,通过理性来探寻世界的本质是不能的。
6,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具有同一性的特点,世间万物的同一本质就是意志。意志本身是为一种盲目的、非理性、不可竭止的欲求,是生命不竭动力的体现。生命是人的内在属性,是一面镜子显现的意志世界,由此意志和生命之间必是密不可分的。他将以求生存为基本特点的欲求被称为生存意志和伴随着生存意志而生的生殖意志合起来称为生命意志,他认为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本质都是被欲望所驱使,伴随着痛苦。痛苦来源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生命意志是指以求生存为根本目的一种盲目的,无法遏制的欲求,欲求不满和欲求满足的相互过程之中,进行痛苦和空虚的转换,同时自然界不同个体之间为了使自己的意志能够得以显现,必然经历着不断的阻碍,这种阻碍也是痛苦的,所以人是痛苦的。
人在欲求与欲求满足之间不断徘徊,即使欲求的暂时的满足,也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欲望没有止境,如果没有欲求,人就会处于焦虑,无聊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人对欲望的彻底取消则使人进入虚无的境地。意志如果取消,以其为依托的表象世界也不复存在,而作为主体的人类也从而只是空洞的“无”了。这种虚无主义成为生存无意义的佐证,但想要得到真正解脱,是困难的。因为一般人都毫无智慧,都沉醉于眼前的表象世界之中。
结语: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并非彻底纯粹悲观主义,而是一种蕴含着生命智慧的悲观主义。他残酷的揭露人生的本质是痛苦,让人类反省自身,发现自身的内在价值,平衡幸福和痛苦之间的关系。直面自己的欲望,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在受痛苦人生的捶打中,勇敢的直面痛苦以达到对人生的顿悟,进而选择适度的生活方式。
叔本华哲学告诉我们,人本身具备将痛苦转化为幸福的能力,在悲观世界中生长出积极的萌芽,放下不切实际的欲求,平衡自身需求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自己从悲剧人生中自我拯救出来。
叔本华的哲学,看似悲观,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乐观,是一种让我们超越自身局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