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与三环学习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27人
澡花可视化读写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要跟大家谈谈心智模式与三环学习。
所谓心智模式,也可以称为思维模式,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看法,已经成为我们接受和分析信息的固有套路。不管是作为学习者个人还是学习型组织,我们都需要更为有效的心智模式。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过:“思维模式就像是雨水(信息)所浇灌的土壤。土壤的不同会导致生长的植物不同,而思维模式的不同会促使人们得出的结论不同。思维模式就是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彼得·圣吉也强调说:“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识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他还指出了在组织层面反思并改变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任何组织最重要的心智模式,就是决策者们共有的心智模式。这些模式如果未经检验出来,组织的行动将陷于熟悉而安适的范围内。”
我们知道,阿基里斯提出了著名的双环学习模式。管理学习没有标准答案,学习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参考答案。刘澜在双环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环学习模式:

我们的行动会带来结果。我们可以对结果有三种反思:
1. 单环学习反思的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行动(方法)?
2. 双环学习反思的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不是需要改变?
3. 三环学习反思的是:什么心智模式让我们设定了这样的目标和方向,以及选择了这样的行动和方法?我们是否需要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
问题可能处在不同的层面。如果是心智模式层面的问题,前两个层次的反思无法彻底解决。
我们学习管理的目的是改变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心智模式(思维模式)上做出改变。我们需要学习更清晰、更丰富、更深刻、更合理、更有效的心智模式。
从这个角度,本小号1月6日发布的《人类思维的六个层次》这篇文章是值得多读几次的。
参考资料:
刘澜,《极简管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