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2020-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i木槿

我还记得大学实习的时候,当时的实习内容是做关于一份产品的电话调查。

实习第一天,实习主管就给每个人发了一摞厚厚的手机通讯录,上面只有一行行手机号码,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然后就告诉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打完这些电话,通过电话,针对XX产品做一次简单的市场调查,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子的,首先自报家门,说明来意,然后邀请对方按要求回答问题就行,说完,实习主管转身走了。

留下我们这些实习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就完了?不是像在学校一样给我们做个示范,来个半天的培训再开始吗?……顿时,大家都沉默了。

“你们怎么还不开始打电话?如果不想在这里实习,那就早点回学校吧!”门口传来了实习主管的吼声。

第一通电话接通了,我还没来得及说话,电话就被对方挂断了。

第二通电话打了半天没人接听,我内心还窃喜,还好,没接听,接听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第三通电话刚接通,我刚说了公司名字,对方就朝电话吼道: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你要再打电话我就报警了……

第四通电话,趁对方还没开口说话,我把背好的台词像机关枪一样说了出去,说完,对方也可能没缓过来劲,然后说,啥玩意?不需要,就挂了电话。

……

整个一上午我就处在这种紧张、刺激、害怕、担忧、被拒绝、威胁、吼叫……工作氛围中。

你们猜一下:当我遇到难题时,首先会找谁倾诉?

没错,就是我自己,曾经的我是个内向的人,有什么压力和情绪都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最终,这份工作我只做了半天就当了逃兵。

如果你来电话销售,你会有这样的压力吗?

在你的生活中,你面临着什么样的压力吗?

《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这本书就是帮助每一个面临困难、麻烦、挑战,选择逃避面对的人。

为什么要选择解读这本书呢?

首先,拥有抗压力是追寻人生价值的必备技能。

无论想做好一个家长、商人还是体育运动员,你都得常常面临逆境的挑战。家长需要面对的是青春期的子女;经理经常收到一些无法在规定期限完成的任务;运动员一方面得忍受伤痛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还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玛丽莲教导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时,她意识到为了给自己未来的经济提供保障,她也应该取得一个学士学位。

一整年的时间里,她一边做着全职工作,一边在当地的大学上课,同时还要独自一人料理家务。

她说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难事,因为她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她深刻懂得并且会优先考虑实现自己最梦寐以求的价值,对她来说,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是她的头等大事。

我想,像玛丽莲一样身兼数职的朋友,肯定不少,每一个人都在同时做着几件事,每一件事都不允许你开小差,掉队……你时刻在体验着每一件事带给你的压力。

第二个原因,大量的压力、焦虑、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淹没了我们,而且大部分的糟糕情绪都是自寻烦恼,高速的生活节奏更是雪上加霜。

人类已经演化出一种新的情绪:不堪重负。

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收到如此多的信息。曾经需要花上数日、数周或者数月进行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毫秒之间被传送到我们的手机上。

美国成年人平均每6.5分钟会查看下手机,青少年平均每天发送100条短信且绝大多数,是伴着手机入睡的。

信息过载让所有事情变得像是紧急事件。你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屏幕上,关注有多少人给一只抖音上的猫“点赞”,而忽略了渴望你关注的刚上小学的儿子。

有一项研究发现;

1、更多的财富的确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舒适的生活,但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最终我们会失去自控力,在攀爬财富阶梯的道路上损耗自己的身体。

2、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开始超出现实。生活节奏变得更快,而我们却希望事情变得更加容易。

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富、需要参加更多的活动,因此不可避免就有更多的错误发生,而我们却不去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因此失望就在所难免。

“抑郁症”应该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快捷的时代是一个熟悉的名词。

在百科里面对它的官方解释是一种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的一种特殊的疾病。在以前也许人们并不了解它,但是随着近年来抑郁症高发的频率,以及患抑郁症人群年龄的越来越“低龄化”。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之巨大。

有相关调查曾显示,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2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而相应的在自杀人群中,有70%的人是抑郁症患者。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生活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有不少的人常常处在崩溃的边缘。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抑郁症已经渗透到人群中间,稍不留意,就会腐蚀人们的心灵,它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然后以想象不到的力量摧毁整个人。

所以说抑郁症的危害已经足够让我们时刻提高警惕关注我们的内心了。

由于生活中时刻面临的挑战、压力,以及生理、心理因素,抑郁症从精神层面上迫害人的内里,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很好地抵抗压力成为了一个难题。简而言之,生活中需要一种能力来处处强化我们的内心,这种能力就叫做“抗压力”。

“抗压力”这个名词由美国作家道格·亨施在他的《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一书中提出的。

作者道格·亨施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而且还是美国著名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的得意门生。

第二篇:安于不安,是提升抗压力的起点。

一位做了五年全职妈妈的朋友给我私信说;

“是时候找份工作了,整日在家待着,人都要失去自信了。”

五年以来,几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煮饭做家务带孩子,偶尔趁孩子睡着了偷得闲暇,打盹或刷刷手机,晚上六点准备晚餐,等待老公回家,继续做零碎的家务,直至躺在床上。每每这时才听见自己的心里话,“这一天忙忙碌碌,但好像一件有意义的事也没有做。”

朋友诚实地说,其实双方父母都提出过帮忙带孩子,她均以“还是我们自己来”的理由婉拒。选择做全职主妇,想多给予孩子一些陪伴。

对这样的生活,是“习惯”多于“喜欢”,习惯了简单重复的家庭事务,也习惯了无需同人周旋的安静生活,不用严格打卡上班,没有人整天催着自己,关进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虽然有点心虚,但毕竟舒适。

但这一转眼,就是五年。离开职场五年,她意识到,舒适圈,正在慢速拖垮自己。

我才意识到,所有你习惯了的生活都会成为你的舒适圈,人本性对成长充满渴求,一旦进入固定的模式,就等同于拒绝了新的成长。我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所有形成了一定规律的生活,无论好坏,都需要定期添入新的挑战,才能抵抗住人懈怠的本性,逼着自己去成长。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发生在家中的日常琐事和生活细微,潜移默化地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舒适圈就是这样,于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你的整个人生。

舒适圈给了人舒适感,却给不了你长久的安全感。

当我们身处于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原地踏步就是退步,而踏出舒适圈,就是不断逼自己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掌握新的技能,这些技能帮你赢得“我能行”的自信,“我不怕”的勇气,“我想去做”的行动力。

当你想改变时,你一定要记得:

我们要准备好去迎接挫折,因为任何形式的成长机会都会掺杂令你不舒服的元素。如果一切都太容易,你反而可能感到无聊,找不到成长的机遇。

当然,你要先确定自己能够承受何种程度的不舒适。

记住一点,过于安逸意味着你没能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过于不安也可能会让你不敢再尝试新事物。

这个尺度完全由你决定。

想象一下你订了中餐外卖,你会先品尝自己最喜欢的菜,接着可能会尝一两道自己第二喜欢的菜肴,最后又回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道菜上。

当我们转移到这本书上,我要求你找出不适合或不喜欢的内容,这就是跨出你的舒适区并将成长的机会最大化。

这就是“安于不安”。

安于不安,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是提升抗压力的起步,这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的心理上的准备。

几年前,我觉得人生中缺了点什么。我和孩子们身体健康,公司成立三年并开始好转,工作变得更加有意思,我的技能有所提高。似乎我已经获得了自己所有想要的东西。

经过几次长时间的散步,思考自己的处境,我意识到我还需要从离婚中恢复和成长起来。我去拜访了当地的一位心理医生史蒂夫并进行了第一次治疗。

一到史蒂夫的办公室,他问我:“为什么会到这里呢?”我答道:“我从未对自己的生活如此满意过,但是我未能处理好自己的离婚事宜,也没能当好一名父亲,因此我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满意。”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的回答:“对你来说,现在是培养这个能力的最好时机。你的思想正要开启一种对待生活的新方式,而你也并不是处于绝望的状态之中。”当然,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是具有抗压力的标志,等到下雨了才想到去买雨伞并不是最好的策略。

仅供参考的建议:

你可以质疑一切,不要全盘接受我或是其他任何人的话。科学研究固然很好,但研究结果是人群中的平均值,而你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可以给你一些指导,但是你不能拘泥于任何理论。

环境很重要。要选择对自己最有意义的建议,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情境中去。

安于不安。变革是痛苦的,不要将处于这种疼痛看作是行不通的标志。如果你一点儿都没感觉到不舒服,你很可能没有成长。

更高的期待带来更高的成就,但是当我们在讨论抗压力和需要一些速效方法时,试着降低你的期待。确保你是依据自己的期待而活,不是父母的、领导的或者是某位人生导师的。

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修改、不能重来,因此,请慎重对待这唯一的机会。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你的思想正要开启一种对待生活的新方式,我相信,这想法可能会经常出现你的大脑中,你不准备做点什么吗?

第三篇:别让你的想法,限制了你的活法。

现在,一起和我想象一下,你在跟你3岁大的儿子玩抛接球游戏。

抛的时候,你的手重了些,球径直飞过儿子的头顶。

一个3岁小孩在看到球飞到街上去会怎么做?他跑着追了过去。你冲他大叫,想让他停下来,但是他全身心都在球上,继续奔跑着。

假设你的儿子最终追到了球并且安全回来了。

当你继续玩抛接球的时候,你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儿子不听我的?我反复叮咛他不要跑到街道上去。我的家教出问题了吗?为什么儿子不尊重我?我是怎么想的,在院子里玩不是更安全吗?或者我为什么不跟他换个边儿,这样球就不会落到街道上去了?”

这个向下的螺旋就这么开启了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你精神不佳、与伴侣争吵、放弃更艰巨的任务,甚至是厉声斥责你的儿子。

也许,你可能只是提醒孩子,下次捡球,一定要先看看路上有车没有,然后再去捡球。

也许,你可能是换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也许,你可能会自责,幸亏路上没人,要不然,真麻烦了,自己也是真的太不小心了,孩子还小,我怎么把它当成成人了?

当然了,你可能还有其它想法,

接下来,我们再来对刚刚的场景做些细小改变。

想象一下你的爱人此时,刚出门时看到你将球弹在地上的时候太用力了。球清晰地划过儿子的头顶,而你的儿子径直向街道上跑去。

如同前面一样,你冲他大叫,但是他继续跑去捡球并安全地返回。

目睹这一切的爱人对你说:“你是什么样的父亲?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跑到街道上去呢?为什么你的儿子一点儿也不尊重你呢?还有就是,你为什么不跟他换个位置,或是在更安全的院子里玩呢?”

如果你和我差不多的话,你会立即与爱人争执:“我来告诉你,我是个多么好的父亲。因为他害怕雷声,我凌晨2点钟起来陪他。他早上不舒服,我就推掉工作待在家里。然后,等他稍微感觉好点儿,我又陪他玩乐高!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父亲!”

你看,当你有指责时,你立刻就愤怒了,本能地会与那些称我们为坏父母的爱人进行争论,因为我们认为他们说错了,因为我们相信有另外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本能地将自己的想法作为真理,并且毫不质疑。

意识到别人的僵化思维通常很容易。并不是每个人都怀揣远大理想,也不是每个人都得经历轰轰烈烈的情感纠结。

我们仅从外部看待当下情形,但将情感与事实综合之后,能够使我们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当我们在与自己对话感受到强烈的焦虑、愤怒或者失望时,我们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思维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找出标记证明你所想的未必是准确的。

上面两个场景的不同就在于你是否能变通自己的思维,不把自己禁锢在“正确”的思维里和不质疑自己。

作为一位家长,你有多频繁说出这样的话 ?“你总是不听我的话。”“你从来不自觉写作业。”当我们说出“总是”和“从来、必须、应该”这种字眼时,就关闭了讨论的可能性。

几年前,我的孩子们在休息室里玩摔跤,我转过头去看他们是不是玩得太过于粗暴。就在那个时候,我最小的儿子一拳头直直落到大儿子的头上。

确认好大儿子没事后,我把小儿子叫到了厨房。他的两肩耷拉着,一脸顺从的表情,他脱口而出:“爸爸,是他先打我的……”我等他说完,然后走到寄居蟹那里,将它从笼子里提出来,问我儿子:“当一个人将手指放在螃蟹附近,它会怎么做?”

我们都认同螃蟹会立即溜回自己的壳里。我接着解释了螃蟹实际上在刺激和反应上是没有选择的,他的大脑就跟纸上的逗号一样大。“你跟螃蟹的区别,”我说,“在于你做出的选择。”

这对你们也同样适用。

下一次当你觉得自己被迫做出某种行为,你感觉徒劳无益或者你认识到你没有充分考虑可以进行的选择时,试试以下的步骤:

• 暂停。无论你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仅仅暂停。思考你的心理状态,专注于你脑海里的想法。不要评判它们是好还是坏,仅仅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 思考。放慢思考,自己对于下一条想法、下一句话或是下一个反应是有不同选择的。

• 选择。不要像那只寄居蟹一样,你需要选择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根据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这个获取思维灵活性的方法可能看起来过于简单,但是这就是暂停、思考和选择的美的所在。

遇到问题你可以,尝试着学会与自己辩论。

当愤怒、悲伤、沮丧或者其他消极情绪将你困住的时候,停下来与自己好好辩论一番。

试着为你目前的处境找到原因,要多找找其他可能的原因,要尽可能客观地分析问题。

不要做情绪的奴隶,不要在情绪冲动时快速地做出反应。 至少先经过3个简单的步骤来加强自我控制。

停顿:静坐10~15秒;

思考:在半分钟到1分钟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想想不同的解决方案,警惕“非此即彼的情况”。任何问题都很少出现只有两种可能性的情况,鼓励自己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并把它们都写下来

选择: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去执行。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

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源自你的喜好,而你的喜好都出自你的性格。

命运,就是由你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你走到哪一步,其实命运早已标好了砝码。

第四篇:乐观思维虽然好,但是也别小看悲观思维。

积极思维在我们的人生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们又该如何来解读?

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积极的心态有着能彻底改变你的生活的强大力量。

1、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你的思维更开阔、记忆力更好、语言表达更流畅、更善于接受、更富创造性、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心理的作用是非线性的,类似蝴蝶效应。

就是说,如果你能随时把握零散的、微小的积极心态,那么这些点滴的积极情绪累积起来,把积极心理当作因,用它去塑造自己的生活,就会让你的生活有巨大的改变。

积极情绪的作用是,帮助人去扩展、构建,使人不断探索发展。

3、积极的心理扩大了“我”的范围

心理学家发现,积极心态可以让你更多地看到“我”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从而更多地以“我们”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而消极心理会让人把“我”和“他人”对立起来,两者是孤立隔绝的。

这种扩大了的“我们”的眼光被称为“自我延伸”,这不仅能帮你提高人际交往质量,而且能让你善于整合他人的资源,为己所用。

再推进一步,积极的心理会让人不仅跟他人有更多认同感,甚至跟环境、跟大自然有认同感,你会偶尔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庞大整体的小部分。

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往往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合作中得以体现的;我们的种种积极情感,也是在跟他人的交流中感受到的。

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乐观思维虽然好,但是也别小看悲观思维。

看到半杯水,你会觉得它是半满还是半空的?相信大家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这个小实验,乐观主义者会认为杯子是半满的,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杯子是半空的。

人们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界线划得很清楚,一“白”一“黑”,多数人认为前者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诸多困难,而后者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最新的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悲观主义是有好处的。与一味的乐观派和悲观派都不同,有一种被称为“防御性悲观”的人生观似乎显得更加理性,也被称作“乐观的悲观主义”。

防御性悲观者虽然在过去曾经取得过成功,但再次面临相似的情景时,他们仍然会设置较低的期望值,并反复思考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

他们将悲观当做管理情绪的方法,通过降低期望等方式来消除心中的不安和焦虑,说他们凡事都先往坏处想应该是最贴切的了。

悲观主义不仅是和消极的想法有关,更包括了对事情结果的关注。悲观主义者更擅长全面地分析事情,尽可能地设想多种结局,并做好面对最糟糕结果的打算。

假设一个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和防御性悲观者同时参加面试,我们来看看三者在面试前后的心态和看问题的角度有何不同:

在面试之前,乐观者会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设想到的结局也只有一种,那就是被公司录取;完全悲观者则坚信自己一定会失败,往往会设想多种不好的结局;而防御性悲观者不会过分自我贬低,但也不会设置太高的期望,最好和最坏的结局他们往往都会设想到,以至于最后哪怕没被录取心里落差也不会太大,就算被录取了也会保持平常心。

假如三人最终都被录取,乐观者获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但若是大家都没被录取呢?乐观者内心的落差也是最大的,因为他几乎从未想过自己该如何面对不好的结果。

尽管乐观主义者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后,经常都能得偿所愿,但悲观主义者似乎更像“神预言家”,他们预测的负面结果更常出现。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防御性悲观竟能增强人的自信心。

经研究人员四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随着他们成功避开负面结果次数的增多而增强。而越是在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防御性悲观者各方面的能力越是突出,表现越出色。

防御性悲观更是打破了悲观主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说法,在面对疾病时,他们或许比乐观主义者更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当他们身体出现任何不适或感冒时,会勤洗手或及时就医,而乐观者可能会觉得自己身体强壮,睡一觉感冒就能好,无需打针吃药,殊不知感冒也是有可能杀死人的。

当防御性悲观者久病不愈时,他们对生活和疾病的看法会更加现实。

研究人员曾让患有炎症性肠病或关节炎的乐观者和防御性悲观者分别评估他们疾病的发展趋势,我们知道这两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越来越糟糕。

乐观者却仍然认为自己的情况在未来会有所改善,而防御性悲观者则认为自己的情况会一天比一天糟。

也恰恰是这些悲观的想法,会帮助防御性悲观者更好地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让最糟糕的情况晚一点到来。

区别防御性悲观和消极悲观主义的关键在于他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和做法。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会将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认为自己是那个被“厄运女神”眷顾的人,倾向于逃避可能会发生的负面结果。

而防御性悲观者则会利用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低期望值来激励自己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避免负面结果的发生而将事情引向好的发展趋势。

因此,悲观主义并非一无是处。不做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也不做怨天尤人的悲观主义者,事情结果的好坏不取决于外界,而是自己的态度。

第五篇:好奇心和正念,永葆青春的秘诀。

在我们开启学习之前,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好奇心吗?

韦氏词典将好奇心定义为“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的事物的不满足心态”。从学术的观点来看,这似乎是准确的;但是从感到好奇的经历上来看,则还有更多的含义。

当我们沉浸在好奇心里,会有些奇妙的事情发生,我们会完全关注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动机水平提高,大脑会建立更多的信息。

什么是好奇心呢,这是我读本书时自己的一个收获,好奇心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不呢?

比如,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一个类似的片断,一个从天而降的机会,让穷困潦倒的人突然继承了一家企业,他带领很多高职人士反而让企业获得了新生,当然了,这里我们不论这个事的真假,我们来看看中间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

里兹.怀斯曼在《菜鸟智慧》这本书中表示,从事商业的基本条件是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而不是经验。

菜鸟的定义是:刚被赋予新角色的人。这不一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实习生,他可能是一个新上任的高级副总裁,他之前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从事销售行业,而现在他被指派来整顿客户服务。

根据怀斯曼的观点,如果他抱着好奇心,通过试验新想法来工作,而不是依靠过时的知识和所谓的“实践得出的经验”,他更容易成功。

我们一般认为“菜鸟”擅长从错误中学习,而“老手”却试图掩盖自己所犯的错误。“菜鸟”非常愿意咨询别人,他们渴望新知识;“老手”花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拥有了全部的知识。

在我们第3节课中我们讲了,你的想法往往限制了你的活法。

比如,很多人都会把“职业习惯”带到日常的生活中;

我是一名摩托爱好者,每次遇到好的摩托,我都会停下看看,跟车主交流,身边的人只有我一个喜欢摩托,没有共同语言。

我和别人聊天都会下意识的去看别人的手背上的血管。有次单位的老大找我谈话,说着说着我就下意识的看他的手背,心里想,这血管真好!不自主的说出声了!领导一脸懵逼的看了我一眼后,默默的把手藏起来了。

我是一个酒吧服务员,酒吧制度是客人桌子上不能有任何垃圾任何酒水,自从不在酒吧工作,出去玩或者吃饭,桌子上一定要弄得干干净净的。

我是定制家具的,进了别人家房子就开始研究家里的柜子什么材质,品牌,做工怎么样,看见一家新开的店就想进去看看,结果有一次装顾客去人家店里,一边装小白一边看,人家老板说,哥们演技太差了,你问的问题再外行,你的动作也把你出卖了。

我是一个档案管理员,看到别人翻东西找资料的时候总想给他归个类加个标签,看到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会习惯性归类,然后放柜子或箱子,门、抽屉、柜子习惯性上锁。

……

保持好奇心,就是让你跳出你的固有思维框架,开放你的心灵。

好奇心的近亲是正念,而正念风靡一时。

你可能意识到冥想越来越流行,尤其是正念修炼。

管理人员利用它来增强注意力,学生们利用它来帮助应对考试压力,运动员利用它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冥想与正念仍然受到误解和怀疑的困扰。

有些术语的含义模棱两可,具体做法往往表现得毫无益处。

当有人首次向我介绍冥想时,我拒绝了它,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它。我没有感到压力,没有感到需要指导,我还有更好的事情要做,而不想双腿交叉静坐在那里。

后来我在催眠上的切身经历以及我对神经科学的了解,使得我从生理与认知的角度重新看待冥想,而不是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全都改变了。我现在定期练习冥想,借此集中精力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它是最好的大脑训练形式。

冥想不仅仅是简单的放松,还涉及注意力的一种有意识的具体运用。它是一种在意念集中、心无旁骛的状态下的修炼形式。

当然了,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听一听我们之前讲解过的这本书《脑力赋能:一看就会的用脑秘籍,拿来即用的高效指南》第六篇:冥想是超级大脑的自我调整。

第六篇:让我们富有的不是我们接受的,而是我们放弃的。

会计专业毕业的小赵,应聘到一家商贸公司,给会计当助手,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小赵来说,可以和成熟会计学习账务处理的经验,是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干了几个月之后,小赵也学了一点儿会计账的做法,但是觉得压力越来越大,这个压力不是来自工作任务多,而是觉得这份工作有些风险。

这段时间小赵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少交税,老板让会计做假账,甚至开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而随着小赵对工作越来越熟悉,会计把这些事都交给小赵去做。

“这样做是不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呢?” 

“本来就是给会计当助手,会计让干的事又怎么能不干呢?”

“为了学点儿会计账,有必要冒这个违法的风险吗?

这些担心形成一股压力,压得小赵透不过气来。

虽然说职场人要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并且人们也都在工作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这样的工作多做一天,就是往错误的路上多迈了一步,这样的压力还值得承受吗?

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要勇敢地面对,有时选择放弃,也是一种抗压能力。

在书中也提到:适时放弃,是聪明人才懂的做法。

有时候,我们在社会规范下的负担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这时候放弃是我们能做的最具抗压力的事。

事实上,的确有些压力能锻炼我们的毅力、能力和内心承受力,能让我们发展得更高更远。并且有许多的成功,也都是通过不断地克服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压力,一步一步实现的。

但是有一些压力,虽然锻炼了我们的毅力,能力和内心承受力,但是他所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或者他的目标遥不可及,那样我们做得岂不是无用功吗?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宝贵的。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的每一份时间,每一份精力都不能随随便便浪费。

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权衡利弊,确定是否值得为此一搏,看准了之后,再付出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判断失误,或中途发现问题,就不要顶着压力继续前行了,也不要留恋自己曾经的付出、或舍不得之前看到的蝇头小利,而是应该立即止损,该放弃时就要选择放弃。

当我们为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努力时,都会有一个类似这样的感受:别人认为他们对你的信赖可以使你创造出更多的动力。

当然,有很多关于伟大的教师、鼓舞人心的教练以及自我牺牲的家长们的故事,因为他们对学生、队员和孩子的信任而带来了伟大的成就。

但是,实际上我们明白自己做不到,这就是不可能。

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极限。

有些目标是实现不了、不值得追求的,既然不值得,那就不如放弃。

战国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仇成功的有功之臣范蠡没有贪图荣华富贵。果断放弃大好前程隐姓埋名转战商业,成为一代商神。

比尔盖茨是律师家庭出身,在哈佛上大学时却放弃令人神往的大学,选择休学创建微软公司。最终成为世界首富。

这些例子说明要学会适时的放弃,放弃不是退避,是一种贮蓄,贮蓄自己的能力与潜力。把这些重新投入到可以实现和证明自己的新事件中。

放弃是一种智慧,一种做出正确选择的深智。当看到自己已经不能在原道路上,走得远,走得久,那么重新“掉头”而走,就会有机会遇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今社会人才济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样,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样就使我们也越来越多的有了选择恐惧症。就是因为我们可能有时不懂适时的放弃,认为被选择的都是最适合自己的。

可俗话说得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一个。

歌德曾说:“生命的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懂得适时的放弃,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经历与成功。

第七篇:告别玻璃心,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现在的人总喜欢用戏谑或者自嘲的方式来调侃自己所受的压力,发表情包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表情包类似“我太难了”“我好难啊”。人人可用,不分年龄和阶层,妥妥的“包治百病”中本包了。

生活压力,职场压力,人情压力,一个比一个难抗;敲不完的代码,写不完的稿件,永远不满意的甲方,一个比一个难搞;淡不了的黑眼圈,留不住的发际线,好不了的颈椎病,一个比一个更令人绝望。

所有的这一切都逃不开两个字:压力。

现在的人觉得自己难,也确实难。毕竟,现在财务自由是不敢想了,能实现水果自由猪肉自由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已经能超越全国百分之多少的人了。

每个人都在面临形形色色的压力,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压力,精英也有精英们的烦恼。

日本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学校校长久世浩司曾经在久负盛名的宝洁公司工作,在这个世界500强的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让他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在竞争宝洁的5000个工作岗位,所以能够加入宝洁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精英。

虽然大家都是精英,但是十几年后来看,有些人在职场生涯中不断进步,越来越有成就,而有些人如履薄冰,最后中途败北,为什么呢?

作者观察总结出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精英分为了两种:一种是石头型精英,一种玻璃型精英。

所谓石头型精英,是说他们精神上特别耐高压和感情上有自律性,当遇到强大压力的时候,他们反而能够不断地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而玻璃型精英就会在强压下碎成一地渣。所以最后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都是那些石头型的精英。

那石头型精英和玻璃型精英他们差别在哪里呢?

作者认为这就是抗压能力的差别。

告别玻璃心,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从痛苦中智慧的成长。

如何在痛苦中成长从而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抗压力呢?

有一个方法是逆境的叙事法

所谓逆境的叙事法,是说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看过去经历的时候,可以像讲故事一样再讲一遍,但是视角要发生变化,我们不是受害者的视角,而是一个克服了困难的振作者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

与此同时在叙事过程中,要明确地思考:

1、能摆脱低谷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2、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自己走出了低谷?

3、自己从低谷到现在成长的过程中究竟是怎么样的经历?

把这三个因素加入到这个叙事过程中,我们就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成长起来。

为什么?

因为事实上,我们在遭遇痛苦的时候,通常会变成近视眼,在压力、恐惧、愤怒这些消极情绪影响下,会让视野变得很狭窄,我们会被眼前的问题蒙蔽了双眼,有时候我们可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却不能让我们很好地吸取经验用在以后的问题上。

所以,我们要以一个更高的视角重新看待过去的经历,就像在高空中翱翔的老鹰一样俯瞰整个过程,这样过去的那些经历、困难就有了全新的意义。

这种回过头来俯视经历的方式,其实更深刻地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究竟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这样才让我们能够真正地寻找到自己抵抗压力的力量来源。

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其实归根到底是来自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工作或要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对工作而言,大多数有三种价值观,讲一个我们都熟悉的故事。从前有三个木匠一起在修建教堂,有一天路人来问这三个人,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呢?第一个木匠说,“当然是为了赚钱嘛,没钱我怎么养活家人呢?”

第二个木匠说,“我要把这个活做好,以后才能获得新活呀,所以我得卖力干活”。

而第三个木匠却目不转睛地埋头工作,过了一会儿他才说,“你没看到吗?我是在这里建一座辉煌的大教堂,这就是我的工作,教堂建好了,上帝会很高兴,就会有更多的信徒在这里得到施恩”。

第一个木匠,是把工作当作赚钱过日子的方式,一种获得物质性报酬的手段,所以他们往往最容易压力大,因为一旦物质回报低,他们就丧失了动力。

第二个木匠,把工作当作事业,这种人工作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地位和名誉,而一旦他们设定的目标实现之后,立刻就会丧失了动力,或者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永无止境地跑下去,但是内心越跑越空虚。

只有第三种木匠的价值观,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超越了自己之外更大的意义和目标去努力,我们称之为使命。

使命是说我们注定要做的事情,从心底去热爱的事情,它是一种内部动机。工作型、事业型的人,都是外部性的激励,是出于奖金、上司的奖励、晋升的机会等等,而使命型的人,有内部的动机,真正地理解自己为什么会享受生命的意义。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往往是在压力和逆境中,才能真正地认清什么是自己最看重的真正在意的事情,而当我们找到自己在意和重视的事情,我们投入其中的时候,也就有了最大的抗压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