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若雪-146号消零专题散文简友广场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2023-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可陈

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画诀中写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上学的时候我地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不是很好,生活验证了我这两方面的薄弱。尤其是身边有个上知天文下懂地理,通晓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秦先生,他在我身上找到了自信,在他面前我变成了卑微的小学生。

只要有机会秦先生就会给我灌输这方面的知识,时间长了,有点听腻了,如那走神的学生,听的心不在焉,知识上没有太大长进。

此次自驾来西安,千里之行,不但欣赏了沿途的风景,还增加了高速路上驾车经验。更重要的是,秦先生带着我犹如进行了一场现场教学,一路在讲地理、历史知识及人文典故。

今早从风水宝地十三朝古都西安出发,返程连云港。

这一路,秦先生从春秋战国、大秦帝国到三国,甚至讲到了淮海战役;讲潼关到函谷关到虎牢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典故;讲华山、三门峡水库、小浪底大坝,开封的大相国寺;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洛阳牡丹和洛阳纸贵、武则天的无字碑、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唐明皇、铡美案的包公。

他讲的开心,有成就感,我听的认真,有满足感。经过实地再联想历史,记忆深刻。

回想在西安更是感受颇多。

常听人戏说西安的宝物遍地都是,说不定从谁家的厕所或者猪圈墙上扣出一块砖都是文物。只要是动土的大工程最怕的是挖到文物,挖到了,你再大的项目也要停,我国有文物保护法。

昨天我们坐地铁时,在6号线的走道长廊里亲眼见证两口古井,很突兀地被现代文明圈在一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行路,可以开眼界长知识增智慧,我想毕淑敏老师只坐在家中肯定写不出《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