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炼大概念?

2023-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利华强

近期定个目标,研究下大概念。也找了一些文章论文看看。一些好的存着,以备要是可以随时随地翻翻。关于大概念,众说纷纭,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都有不同看法,思维碰撞,真理越辩越明。


如何提炼大概念?

一借助课程标准中的高频词句。即熟悉课程标准,紧紧抓住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句,从这些高频词句中去捕捉大概念的踪影。例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概念。

二是通过教材的深度理解。可从知识的产生与来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学科的方法与思想(如区位分析方法、人地协调思想)、知识的关系与结构(如不等式、方程、数列都是函数)和知识的作用与价值(如“全等三角形的作用”“老王”一文所蕴含的人道观与平等观)等五个方面,去深度理解教材。

三是超越惯常理解的抽象概括。可以从以下四个路径抽象概括出大概念:

(1)从现象到本质。例如,大量现象表明生物都有自己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但其本质就在于“适应”。

(2)从事实到价值。例如,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的事实,其背后蕴含的则是“生态价值观”。

(3)从特殊到一般。例如,虽然作者在本篇事物说明文中使用了独特的说明方法,但“抓住本质特征说明事物”则是说明事物的一般方法。

(4)从部分到整体。例如,边长和周长都属于“长度”,周长、面积和体积都是一个“数”。

例:从夏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提炼出的大概念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从秦汉时期提炼出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提炼出“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从隋唐时期提炼“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从辽宋夏金元时期提炼出“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从明清时期提炼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些大概念串联起来形成学科大概念“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展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