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说新语29—过犹不及

2022-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春__水

安丰县侯王戎在服丧期间,表达孝道的情绪远远超过普通人。

这一篇文章实际上还是接前面的一篇文章说的。

王戎与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行孝而被传颂。

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则痛哭失声,礼数周全。

晋武帝司马炎对刘毅说:“你有没有去看过王戎、和峤几次?听说和峤悲痛的程度超过了礼数的要求,让人为他担忧。”

刘毅说:“和峤的礼数虽然很周到,神智与感情却没有受损;王戎的礼数虽然不够周全,却因过于悲伤而形销骨立。

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该担忧和峤,而应该担忧王戎。”

王戎与和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人,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

而在晋魏时期,孝是首善,是为官者最为看重的一件事,也是个人德行的最好体现。

虽是同为在做丧事,尽孝道,但王戎与和峤各有不同的表现。

王戎亲人去世,十分悲痛,但不忌荤腥,酒肉照吃不误,有时还与朋友搞些娱乐活动,有时发出笑声,而在单独面对去世的亲人时,真心伤痛,以致于憔悴得就象老了十岁,甚至不能独自行走,需要拄杖才能步行,但人们还是无法原谅他的这种行为。

而和峤却不一样,严守礼仪了,在饮食上严格按照当时的礼节,减少食用,人来了大哭以示悲痛,不失任何礼数,虽有失去亲人的悲痛,但自己元气未受损伤。

上篇文章讲的是皇帝司马炎先是派刘毅去查看王戎和和峤两人在守丧期间的表现。

刘毅回来给皇帝司马炎报告更倾向于王戎,说让皇帝更关心关心王戎,说他已经骨瘦如柴了,他是真伤心。而和峤好像元气并没有受损。

裴楷去吊唁后,说道:“如果一次过度的悲伤果真让身体严重损害,那么王戎一定免不了会被世人指责为过犹不及,超出了人之常情。”

说王戎悲伤得有些太过了,严重损害身心。

儒家认为所有感情都不应该过分,悲痛过度以致损害身心健康反而不值得肯定。所以说,凡事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真的不是个好事。

我们中国的古代人儒家思想还是讲究中庸之道。任何事情做得太过,都是好事。

比如大悲或者大喜,都不是什么好事。最起码对自己身体就不是好事。

这方面我亲眼见过几个鲜活的列子。

在这里只举我身边的一个例子吧。

有一个人,孩子考上了大学,激动得请了家里家外很多亲朋好友来祝贺,自己也是特别高兴,最后高兴得太过了,高兴过去了。

任何事情,都不要过犹不及,保持中庸之道是最合适的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