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爷的写作精进课

那个为你撑起整片天的人,你拿什么感激他

2018-06-03  本文已影响264人  零简IDEA
那个为你撑起整片天的人,你拿什么感激他

文/零简

张爱玲说:“中年以后的男子,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今天在作者李尚龙的《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一书中,看到一个标新立异的题目: 硬汉的眼泪。

“越亲的人,越容易忽视他们的感受,直到你安静下来端详他,准备动笔时,他已经老了。”

整篇文章看下来,我已泪流满面。

01.

关于父亲


很早以前,就想给父亲写写这么多年隐藏在内心的话语,不管趋于什么原因,我都迟迟没有下笔。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好在父亲读过书,思想不封建不古板,文学气息浓厚。

在我没出生之前,父亲坚持每天写日记,爱好是唱歌和文学。他在唱歌方面很有天赋,文字也写得特别棒,待人接物亲和力浓厚。关键还很有礼貌,经常对家人说“谢谢”等等,让我们这些子女对外也养成了有礼貌的行为习惯。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爷爷奶奶思想多少有些封建,坚决让我爸要个儿子。好在我爸不受封建思想的驱使,即便后来有了儿子,对我这个女儿也是百般疼爱有加。

那个年代封建方面的糟粕,真的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女孩子的一生,不让读书,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嫁。认为哪一家如果没有生个儿子,地位就略显低等,抬不起头来。

相比于那些道德绑架,拿孝心当枪使,逼迫孩子按照他们意愿生活的父亲而言,我的父亲特别尊重我的想法,从不会直接否定我的思想或使用暴力行为,只会用行动及客观理念纠正我,不一棒子打死。

韩大爷说:

“母亲像河,这条河上哪怕载着成千上万艘船,她也要流得看起来轻快蜿蜒。

哪怕日子已经千钧一发,你仍不会听到河水下锅时的滋滋声你只会听见灶台边的一句又一句:咱不能跟别人争这争那,咱要心善。

父爱如山,这座山就那么不高不俊地稳立在生活的战场上。

这是一座忙碌的山,它成了一个屏障,一个掩体。它狼狈且四顾不暇地绕着孩子跑圈,阴面的清凉留给你,在山的那头,是毒辣的太阳与看不见的飞弹。”



02.

关于姑父


对于姑父,因果关系没讲清楚之前,我暂且不作任何评判。

他常用一句话来否定儿女的自主选择权,即: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姑父把钱看得比较重,在智能机遍布全球的时代,她让表姐在学校用老年机,接不了电话还要回拨过去的那种,遭到同学耻笑。

他们家的生活并不拮据,他喜欢把钱都攒起来,对儿女相当吝啬。

表姐中专毕业后,选择出去工作。姑父否定了,要让表姐读大专,并告诉她,只要读完书,就托关系给她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

表姐自然不乐意,她是自由主义思维,喜欢生活的多样性,不喜欢被束缚,安逸稳定不适合她。

她觉得那种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生活,无异于是在摧残剥削自己的意志力,她想靠自己努力活出人生的无限可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那个为你撑起整片天的人,你拿什么感激他

而姑父将所有不爱学习的人全部同质化为不求上进,不遵守他制定的法则就是不符合道义,没出息。

她跟姑父大吵了一架,姑父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她初入社会,难免遇到很多磕磕碰碰。期间生了一场大病,自己借钱去做手术,然后又咬着牙去上班。

借款日期到了,可是她暂时拿不出钱来还朋友。迫于无奈,只好向姑父求助,姑父不相信她生了病,更不相信她能一个人去做手术,为了此事大骂了她一番,让她彻夜难眠。

她说姑父从来不会站在她的立场考虑问题,她很失望。但最终,她熬过来了,通过努力,在一家公司当上了店长。

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姑父也妥协认可了她的选择。

我知道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都在背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去年表姐生日时,我送了她这样一段话:

二十岁之后,你想要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塑造能力。其实有时候家庭或环境之类的,  最多只是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罢了。愿你往后在荆棘丛生的路上一直踏浪而行。

一开始,姑父始终秉承着刻板局限性,喜欢道德绑架,又固执己见。用自己的思维限制儿女的行动力,想要操控他们的生活。

却不曾想过,儿女已经长大,不想再按部就班的按照他的意愿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受牵制,想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取果实。

而孩子,也不该一昧地责怪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的想法。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些事情父母不是生来就会处理,也需要慢慢揣摩与学习,都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

03.

关于刻板印象与法则


曾在【英】理查德.泰普勒的《破茧法则》一书中看到两条法则:

<1>人无完人,父母也一样

<2>别为难父母

书中阐述的观点论述通俗易懂,有理有据。

“父母一路上背负了太多,他们得规划儿女的人生,要打磨和调整自己的做法。父母一路走来都在学习怎么为人父母,有些父母反应迅速,但他们还是免不了得查缺补漏。”

在第二条法则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譬如说,有人逼你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经营国家铁路网,你别无选择,只能一头栽进去。你觉得你第一次就能上手吗?当然不能。那么,你凭什么指望你的爸妈突然就明白该怎样对待你?”

“所以,想想吧,如果他们每犯下一个错误,你都选择责怪,这似乎并不那么理直气壮。”

父母也需要得到认可与支持,身为儿女,也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

彼此多沟通理解,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或许有些鸿沟就在无形之中化解了。

04.

关于生存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不甘于平庸,跳脱出农民的局限,出来创业。

一开始确实经历了很多挫折,父亲的合作伙伴偷奸耍滑,父亲却一直蒙在鼓里,后来所有的事父亲都咬咬牙扛下来了。

我知道他肩上担负着整个家庭的责任,他不敢有所懈怠,更不敢垮下来。再怎么样,他始终都努力着,就为改善家庭的生活,让我们好过。

父亲的手被生活摧残得满是伤疤和茧子,岁月的风吹雨打甚是如此汹涌。

我从小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阶级,不好不坏。记得某次考试考得很糟糕,都不敢回家,但试卷上又需要家长的签字。

硬着头皮鼓足勇气,冒着被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或者残忍暴打的风险,忐忑不安的把试卷交于父亲手中,手脚却抖得厉害不停哆嗦。

我等待着暴风雨的袭击。

然而并没有迎来父亲的训斥责骂。

父亲许是猜中了我忐忑不安的心理,噗嗤一笑。反而鼓励我说:“这次失利了没关系,下次努力一点,成绩会比之前更出色的。我女儿可是我的骄傲,不能因为一次挫折就跌倒在原地止步不前。”用嘉奖的方式鼓励我继续前行。

我瞬间松了口大气,同时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于父亲的教育方式甚是满意。

那个为你撑起整片天的人,你拿什么感激他

在农村,家长都认为不好好读书就没有任何出路。身边的同学,但凡考试成绩跟之前相比落差很大,必然免不了一顿暴打,有时候见他们被家长从村头打到村尾,鼻涕眼泪一起甩在脸上还在拼命奔跑。

心生同情之余,还暗自窃喜父亲的通情达理。

相比于其她同龄人,我是最幸运的,父亲很少让我下地干活。让我在童年时期卵足了劲地玩,获得足够的童真快乐,不留下任何遗憾。

05.

关于工作


随着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在学校读书,一个月就回家一次,我回家的时候他去工作了,晚上他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

慢慢的,我们的相处交流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察觉到他的压力越来越大。

父亲基本上每天都有生意上的应酬,而他每次都要喝很多很多酒。

夜里醉醺醺的回到家,洗漱完就倒下睡着了,第二天我都还没醒,他就一如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去工作了。

有时候他一天要做很多很多工作,即便应酬到很晚,也要去拉材料,然后夜里才会到家,还要下材料在店里。

做完这些还会有应酬,又接着去,半夜才能回来。我说:“有些事情不是可以明天再做吗?有些应酬不是没必要去吗?明明已经这么累了,机体都快发出警报了,还硬撑着。”

父亲对待工作像打了鸡血一样,从不含糊。

我常常劝他少喝酒,长时间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他说:“没办法,现在你还小,理解不了社会规则和人情世故。职场如战场,能赢得合作伙伴的信赖,除了靠精准的技能和信誉之外,还得靠应酬。”

是啊,我始终是理解不通透。

06.

关于处理繁杂事务与社交


父亲为人处世的方式很独特,很多矛盾都会被他无形化解。或许是基于我的天性: 耐心较差脾气火爆,一直学不会父亲的亲和力。

一次我和父亲都在店里,认识他的人来买材料,上来就说:“你这么大的老板,这些材料就给我了,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钱等等。”

话里话外,语气和态度都很差,就像是我们家欠他的一样。

我刚要发飙,父亲就接话了:“多大的老板去买材料也是要钱的,生厂商不会白白送你。同理,我就是做这行生意的,要是每个人来都免费送,我确实也是做不成生意的,你也得让兄弟我有点生存空间和活路是不是。”

后来父亲说的一些话我忘记了,总之最后把那个买材料的人逗乐了,最后大家各取所需,谁也不得罪谁。

我觉得这单生意换做我接,得罪别人不说,还会给父亲的声誉安上一个不好的头衔,确实得不偿失。

父亲从小就告诫我,目光要放长远,不能鼠目寸光,总是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放。

有时候看似是让别人占了很大便宜,但你也赢得了好声誉和多了个合作伙伴。有舍有得,总归有自己吃亏的时候。亏点就亏点,不要抱怨太多。

努力的人,上天总不会亏待你。

07.

关于员工


这些年的打拼,让父亲沧桑了很多,失去了昔日的灵力和活力,每天只剩疲惫。

其实父亲是个话少的人,说的时候都挑重点的讲。把话头都落在点上,其余的絮絮叨叨都将其省略。只是父亲在应酬上无可规避,必须发言,大家才能喝得尽兴。

每当看到他手下的员工偷奸耍滑,勾心斗角,我就特别心疼父亲。

因为父亲从来不亏待他们,隔段时间见他们辛苦了,就带他们去吃宵夜,让他们去唱歌放松。逢年过节买最好的烟送最好的礼。即便如此,最终换来的却是他们的得寸进尺理所应当。

他们从来不理解不体谅父亲,人心都是肉长的,从来不能将心比心的看待问题。

社会太险恶了,在经济利益面前,将人性显露得特别锋芒。

不努力的人,总也看不惯那些过得好的人,他们总巴望着你早点破产,早点跟他们同流合污,那些人的本质说坏也不坏,就是感觉心里很肮脏。

更有甚者,说自己又不是老板,没必要把工作做得那么面面俱到,获得最大收益的又不是他自己。

说这话的人,怎么就不能摸摸自己的良心。

所以每次只要父亲不在,他们就会偷奸耍滑,把工作做得一塌糊涂,让客户非常气愤,要求返工。

而最后他们扔下的烂摊子都是父亲自己收拾,即便是这样,父亲也从不发泄从不指责。

你拼尽毕生心血搭建起来的堡垒,别人却卵足了劲想要去摧毁它。

为此我很生气。

那些不懂感恩,自私到极致的人,就活该一辈子穷死你。

但父亲还是批判了我的思想,他告诉我:“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心态要放端正,风景太多,要挑最美的去用心看;话语太多,要挑最悦耳的,发自内心去听。”

人活一世,要秉承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生活,不要让生活操控你,要是每天去斤斤计较,还不得把自己气出病来。

“我们要心善,不要跟别人争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最终有收获的还是你自己。”

当然也有好的员工,一个90后,尽心尽力的卖命干活。不玩手机工作踏实,是父亲的左膀右臂,颇受父亲喜爱。

可惜好景不长,他最终因为跟朋友出去玩,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

父亲伤心难过了很久,有两个月都沉浸在消极状态,吃不下饭,夜里辗转反侧也不能眠。他时常在想,这么善良能干的人,上天怎么就不善待他。

08.

关于原生家庭的教育


很久以前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我个人觉得这一观点较为成立。

那些从小生活在父母无休止争吵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内心都有一颗玻璃心,易碎敏感且多疑,善于观察别人的情绪,在人群中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遇到委屈也是卵足了劲自己忍着,心里默默承受。

相反,那些在健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都挺稳定,不会有太大变故。

所以我特别痛恨那些自私的父母,就这样毁掉了一个孩子,终其一生内心里都存在阴影。

据小A阐述,她的父亲在她内心深处一直是个坏角色。

是这样,在她父母的那个年代,秉承婚姻包办模式,由长辈决定。于是,她的父亲母亲在还没见过面的情况下,就变成了一家人。

她说父亲习性不好,经常会酗酒,回来就暴打母亲,从来不管家里的事。

对待任何人都很吝啬,舍不得为别人付出任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母亲依靠自己,一个人把她带大,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现在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父亲的心智也成熟了不少,开始对家庭付出。

可是,小A心里父亲伟大的形象,是不可能再有了。

孩子的心智,取决于家长的庇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