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文化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茶与砖雕结缘——一种苦涩与心境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4人  万堂古建

茶知人情味——一种苦涩与心境

人生就是一杯茶,还是苦茶。有时候宁愿独自浅尝,也不想与他人分享,即便同人一起品茶,也断然不是同一种苦涩与心境!

万堂砖雕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茶叶,苦、乐、甜、涩参杂在人生的清水里,渐渐的这水便有了韵味。他们终究还是匆匆离去,等待的又是下一片茶叶即遇即逝,如此反反复复。

万堂砖雕   茶

那一杯杯清茶里,诠释了我们的人生。独自品尝,终究还是苦涩的,一路走来,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留不住的人太多太多,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不尽人意,生活的百味浸泡,还是让苦悄悄地占上了舌尖,尝到了人生的最真最初的那个味道!

万堂砖雕   一帆风顺

是谁让我们懂了爱情美艳,是谁让我们懂了亲情的可贵,是谁让我们懂得了友情的真实性,正是那一片片即遇即逝茶叶。

大多时候,宁愿喝着浓郁的茶,品尝着过去的回忆,因为那茶里还有那渐渐远去茶叶的清香和背影。更有苦过后的无尽甘甜,生活的片段便在甘甜里渐渐清晰,如古老的放映机一般,黑白相片中播放着我们曾经的过往!

万堂砖雕  斗茶图

茶越浓,甘甜就会更悠长。四季都沉浸在人生的清水里,便有了春的清新、夏的炙热、秋的舒畅、冬的羞涩。人生百态尽在茶道里体悟!

茶道分类

煎茶道

吧芥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法门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万堂砖雕

茶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茶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呵护其文气与茶气。茶商要做好文化的传播者,消费者则需用知识武装自己,慢慢品出茶给身心带来的改变与感受。唯有如此,茶才能更好地滋养每一个人。如今,多数茶商注重包装,注重讲故事,这都没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念好茶经,依靠品质方能行远,方能茶香四海。

万堂砖雕   茶室

我们也是别人茶杯里的那一片茶叶,不知道侵染过多少杯茶,不知道在别人的茶里,我们是苦的那片茶叶,还是甘甜的那片,即遇即别便成了整个人生。

往期精彩回顾

万堂砖雕官网

你有在看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