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的兰花,唐僧的袈裟,看来好东西还是得藏着掖着!
《浮生六记》是小倌的床头读物,每天睡前翻一翻,看上一两段。这是清人沈复写的小品文,推荐大家看古文的,更好体味画意诗情。不理解的地方再对照译本。作者呢,不是什么富豪,也没有稳定工作,收入基本靠偶尔给人当当幕僚和卖字作画。书里写他清贫文士的生活意趣,养花种草,写诗画画,喝酒赏月,游历山川。有早年与妻子芸娘的闺房乐事,布衣蔬食,相濡以沫,也有家长里短,人生坎愁。在这个时空看那个时空,很多事理都是一样一样的。
今天小倌想从交友识人和克己方面,说说沈复的兰花劫。故事是这样的,他的朋友兰坡临终前将一盆名贵的兰花托付给沈复,叫荷瓣素心春兰,个个肩平心阔,茎细瓣净,都是十分难得的且可以入图谱的上等兰品,沈复视之如珍宝,亲自打理,即使自己去外地幕僚,芸娘每天也必悉心照料,兰花长势越来越好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两年功夫,兰花却突然枯萎死了,沈复左右寻思,只觉得蹊跷,还把根都一个个起出来看,可根根都洁白如玉,兰芽也一片勃然生机,于是沈复在心里只当是自己寒门命薄,无福消受。可事后才洞悉到,因为有人提出要分他的兰花,他拒绝了,此人嫉妒恼羞之下才寻了个机会用滚水灌杀了兰花。沈复一蹶不振,从此发誓再也不植兰花。
哎,沈先生可怜,兰花更可怜。遇人不淑,招致惑事,只能空自嗟叹。作为读者我们是不是能作进一步思考,想想里头的道理,下次遇到类似的坑也好绕过去?甚至都不给别人起坑的机会呢?
这里小倌再说一个类似的故事,还记得《西游记》里唐僧在观音院如何丢了袈裟吗?当时老主持问三藏从上邦来可曾带得什么宝贝啊,取来让我开开眼。三藏只说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是有,路程遥远也带不得在身上。可行者却坐不住了,在唐僧的再三劝阻下还是把那件宝贝袈裟给抖搂了出来,然后才有后面观音院放火杀人,谋财害命的种种。当时唐师傅对悟空就有一番训示,我以为可以警世:
三藏道 : “你不曾理会得 ,古人有云 ,珍奇玩好之物 ,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倘若一经入目 ,必动其心 ;既动其心 ,必生其计 。汝是个畏祸的 ,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 ;不然 ,则殒身灭命 ,皆起于此 ,事不小矣 。 ”
说起来行者也不是一次两次被如此训示,在三星洞中菩提祖师就最早对他告诫过这个道理。当时祖师见悟空在众师兄面前卖弄本领,便耳提面命道:“我问你作弄什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功夫可好在人前买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看到这里是不是恍然大悟了?
人性惯是恨人有我没有的,对好东西常起贪婪之心。但好东西自是鸣声在外,拦也拦不住的吗?并不见得吧。我们不知道沈先生得如此兰花,欣喜得意之情是否让他忍不住展示这种我有人无?即使无意,在小人眼里安知不是卖弄?人心复杂,江湖险恶,没办法改变别人,总有办法克制自己。须知得意使人忘形,嫉妒使人发狂,冲动使人成魔,克己才好安身。
读《浮生六记》《西游记》
书野牧羊作者——小倌
求赞求关注 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