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很像,我要默默努力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我们爱写日记

我是书呆子吗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400人  b1863cce00c0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晴

2018年1月1日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动态截屏

有人给了我三个字的评论:“书呆子”。要是以前的我,会焦虑,还会心慌。

“怎么办,有人觉得我是书呆子,那我在她眼里是不是很傻?”

只是,现在当我看见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只觉得好笑。这样就是书呆子了吗?

打开手机百度,输入“书呆子”三个字,它给我的回答是:

书呆子,泛指死读书,教条主义 ;书生气很浓,不谙事故。一般指只读书而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变通的人。语出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不准》:“为官者必用读书人,以其有体有用也。然断不可用书呆子,凡人一呆而万事隳矣。”

泛指如下几类人: 1、死读书,教条主义 2、书生气很浓,不谙事故。应该是只读书而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变通的人。

我对号入座了一下,发现都不太适合我。

我没有死读书,虽然从书中受益良多,却未变成“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也未全盘接受,不赞同的看法都一一记录反思。

我书生气好像也不浓厚,即使中度近视,还勉强算是一个阳光少女,虽谈不上幽默,却绝不呆板无趣。

若一定要为我痴迷看书加个理由,可能是填补自己因看书起步晚而造成的知识匮乏吧。

我不算经历过贫穷的那一代,却也在小时候尝过贫穷的滋味。那时,填饱肚子尚且费力,知识层面的富足算是奢望了。

我的童年没有连环画,没有童话故事、动画片,课外知识也仅限于语文课本,也不懂得要多看书、多学习才能比别人更优秀。

每天想的是怎么多向爸爸要一毛钱买辣条,和同学多玩几次捉迷藏,用泥巴揉出几个小人。

也正因为如此,初中时代每次语文考试有关课外阅读的延伸题,我都是0分。我听别人说《水浒传》、《红楼梦》、《童年》、《海底两万里》等书籍时,满脑子的问号。

我不是不想读书,是没有钱去买,学校资源匮乏,没有图书馆。

我唯一的阅读来源是语文课本和习题集。语文书课后名篇小说截取片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语文习题集上所有阅读理解的文章,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只是,也仅限于此了。

记得有一次去表哥家,他家里有一本《骆驼祥子》,我如获至宝,用很快的时间把它读完。

那是我看的第一本小说,即使那个时候我并不能完全读懂小说的含义,却依旧很满足。

我想要看更多,可真无书可看。

高中时期,资源多一点,能借到的书也变多了。只是繁重的课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空闲的时间被作业占据,偶尔翻阅也不能尽兴。

上大学时,一个朋友跟我说:《窗边的小豆豆》很好看,某某动漫、某本漫画书是她童年的全部回忆。我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过。

她满脸诧异地说道:你还有童年么?

我要怎么回答她呢,说我没童年吗?这答案好像有点比惨的嫌疑,可我是真的不知道。我的童年有泥巴、辣条,没有动画片、书籍。

小学到高中时代,我除开上学课本,看过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现在我有机会也有能力和时间让自己多看一点书,我为什么不看呢?

看书晚了这么多年,我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阅读,才有可能追上那么一点点。

那些人们早已熟知的知识,我或许现在才知道。这样的书呆子好像有点不合格。

从大一到现在我每天都会翻几页书,这个习惯让我现在一天不看书就会有焦虑感。即使这样,我依旧不敢说自己读了很多书,对某知识点有很深远的见解。

我读得越多,接触的知识越广,就越发觉得自己了解太少,眼界太过狭隘。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人。

到现在我也没有养成自己的读书体系,依旧是对什么感兴趣就看什么,遇到一本好书会让我开心很久。

有人说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懂得融会贯通,把书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再得到新的知识,我还远没有到达那个地步。

阅读这条道路我才刚开始走,离终点还很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爱读书,真的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罢了。

读书,没有让我变得有钱,我现在依旧很穷;也没让我变得学富五车,我现在知识储备依旧很少;更没有让我与众不同,我站在大街上你找都找不到我。

只是,读书让我懂得知足,也让我变成一个还算善良的人。读书让我不会在取得一点点成就时就沾沾自喜。我从书中知道这个世界很大,牛人很多,我真的不算什么。

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觉得这是一个母亲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读很多书,不是要去和别人比阅读量,而是让我们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

如果一定要说我是书呆子,那换一个字可好?

书袋子,我更喜欢。

我希望这个袋子里装更多的书,来充盈自己匮乏的灵魂。


这几年读书,没留下什麽,关于读书笔记的本子倒是有好几本。

现在去翻看自己之前写的笔记会觉得很搞笑,但这也是一种回忆吧。我也在一点点进步,至少现在的笔记会比之前的好一丢丢。

小本&大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