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欠父母一张结婚照全家福
我们还欠父母一张结婚照全家福
文:刘晗
我是一个老白。
直到今天,不知道父母之间有没有爱情?从来没有问过TA们当初是怎么结婚的,关于他们结婚的细节一无所知。
父母究竟是怎么订婚的?年前,我问过我的小舅,他也只是神秘笑笑,没有给我答案。
我猜想,一定是父亲跟何老木匠(我后来的外公)学手艺时,要么是他在那几姊妹中一眼就看上了与他年纪相仿的母亲,要么是老木匠喜欢上了那个做事启发(湘西方言,麻利的意思)、舍得吃苦的徒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3338/535c3a19770dcc25.jpeg@c_1,w_600,h_217,x_0,y_0)
不管是谁对上谁的眼,在我外公是减轻了一个负担,存活的六七个儿女中,又有一个成家了。可是从此几十里之外的桂英山,又多了一对吵了一辈子的冤家。
我常常想,我外公也就是我父亲的师傅,应该算是父亲的贵人吧,不但给他传了手艺,还将自己的女儿七妹许配给他,他捡了一个大便宜。
可是谁能料到,这竟是一场漫长不堪的灾难。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毁掉TA的婚姻。
父亲在我眼里算个孝子。在我有限的印象中,他对我外公不错,应该是感恩的。至于他对外公许配的这桩婚姻是否心存怨尤腹诽,我不得而知,至少没有听他当面怪咎过。
我想,父母应该是没有恋爱就走入了婚姻,担起了生活。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在那个年代,恋爱是个稀有的怪物,大山里的人是没有恋爱的。生活于他们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婚姻不允许有舒雅的前奏与过门。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父母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也没有见过他们的结婚照。他们年轻时的模样,只存在于他们逐渐模糊的记忆中。充盈我们这些子女眼中的,没有TA们的青春,只有TA们的沧桑。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3338/08edca6b8185e294.jpeg@c_1,w_470,h_570,x_0,y_0)
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冷漠,直到现在才想起。
其实,他们当年再穷也是有仪式的,可是这些都成了不可复制的场景。这么些年来,每每看到一些老人银婚、金婚,可是偏偏我们就没有想到他们。
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怀念也是要有景可触的。
不知道,弥补,他们两老愿不愿意?现在想来,我唯一记得我们一家拍张照片的,还是去年暑假,女儿高中央美回家报喜的时候,在新修的家门口拍摄的。
照片是随意拍的,父亲站着,头发花白,皮肤黢黑,母亲也站着,背有点驼了。两老没有站在一起。不过表情都还自然。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家庭,紧张的氛围,几乎人人都害怕照相,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3338/0a0feb863e606a38.jpeg@wm_2,t_55m+5a625Y+3L+awkeWbvei1sOmprOalv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3,x_9,y_9?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下次回家一定要洗一张带回去,挂在家里墙壁上。对老人,这是一种精神安慰剂。我还下了一个决心,今年回家过年,一定要全家人整整齐齐、高高兴兴的拍照全家福。即使父母不说,弟妹不说,我也要说。
父母吵吵闹闹一辈子,没有感情,也有时日,没有爱情,也有亲情。他们内心或许有许多沟沟坎坎过不去,我们不一定能完全弥合。但是通过一些有仪式感的东西,多少能使他们彼此靠近一些,暖和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3338/55ba2e0e78b157d3.jpeg@wm_2,t_55m+5a625Y+3L+awkeWbvei1sOmprOalvA==,fc_ffffff,ff_U2ltSGVp,sz_14,x_9,y_9?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因为生活,他们一辈子没有仪式感,所以少了许多庄重,少了许多尊重,因而也就少了许多可以共同回忆和维系的美好瞬间,没有幸福感可言。
我们做子女的也一直欠缺仪式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岁月,对不起父母和兄弟姐妹,甚至是一些亲朋戚友。仪式感不是走形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代表一种内心在乎的情感,亲近、尊重、幸福和认可。
可惜我们都明白得太晚。前半生,TA们养我,后半生,我们陪TA。趁他们还能走,还能吃,还能笑。我们还欠父母一个鞠躬,还欠父母一张结婚照,还欠全家人一张全家福。
醒了,一切都还不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