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巴赫《摹仿论》第十三章疲惫的王子(上)
我将给大家分享的是奥尔巴赫的《摹仿论》的第十三章疲惫的王子。
从文体混用及其因素、命运及历史透视、现实与不完全现实主义、对比分析这几个方面来讲述本章节。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下幕第2幕第2场开头,可以看到一个疲惫的王子想要喝啤酒,和一个下层人说出这样的需求这是对莎士比亚时代那种“非常想要区分高贵和现实日常生活”的努力的讥讽。
莎士比亚没有走向文体分用,后来为了反对法国古典主义严格区分文体的运动,莎士比亚又成了文体混用的楷模。
这寥寥数行提及或暗示了许多文体混用的因素,莎士比亚对“人体的生物因素”着墨很多,还包括低贱的日常因素,上等人和下等人之间的等级混杂因素,高雅和低俗的言谈方式的混用,都大量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
关于人物的混杂以及与此相关的悲剧和喜剧的混杂,莎士比亚以悲剧和崇高方式处理的所有人物都具有高贵地位。和中世纪一样,他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悲剧性。他的悲剧性主人公都是显赫人物 “他关于悲剧和崇高的观念全然是贵族式的。”
若不考虑社会等级限制,那么文体混用在人描绘中十分突出,在大多数按其总体特征应归为悲剧的作品中,悲剧和喜剧,崇高和低俗极其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在这里共同起作用的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于莎士比亚文体特征更具决定意义的是第三种情况,即悲剧人物本人身上的文体混用。
在取之不尽的色彩变换中,莎士比亚将崇高和低俗,悲剧和喜剧混杂在一起,在他的悲剧中,没有一部是由一种文体贯穿首尾。
到了16世纪,把人类的命运重新划分成悲剧范畴和喜剧范畴重新进入了人们的意识。基督教喻象观念的限定作用在几乎整个欧洲都减弱了;同时古典文化理论又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大大促进了悲剧的形成;同时有时也陷入与从当时的环境和自己的文化向悲剧突进的新生力量的矛盾之中。
古典悲剧和伊丽莎白时代悲剧的不同,古典悲剧相关人物的一切,环境的一切均很少涉及,人物的天生性格和他当时遭遇的命运区分得一清二楚。
伊丽莎白时代悲剧,天生的性格少,展现出来的多是,已被先前的生活环境和遭遇造就的性格,在以一定的悲剧冲突成为现实之前,命运已经对这种性格施加了许多影响,这种冲突常常只是一个酝酿已久的悲剧现实化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