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慢慢来

2023-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Taylor09

记忆中,小学老师对底下的学生都无比宽容有耐心。有一次练习毛笔字时,我写得很认真,却字迹歪歪扭扭,老师见了并没有训斥,而是耐心的手把手教导我,“别着急,慢慢来!”她说。

近日去朋友家,看到朋友辅导小孩的功课,小孩同一个考点错了三次,朋友非但没有生气,还鼓励说:“别着急,慢慢来!”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毕竟小孩子接收知识能力弱,需要时间去理解消化,急了只会适得其反,就像要先学会走,才能跑一样。

当小孩成了少年,大人便会慢慢失去这种耐心,面哪怕是小的错误也会失去耐心,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进行惩罚。对日常言行也会变得严格起来,比如要是早上起床晚了,就有了这种回应:“能不能快点,磨磨唧唧!”

于是,“快”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好的代名词,快慢成了衡量好坏的第一标准。学作业要快,背单词要快,考试作答要快,吃饭要快,看书要快……

上大学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专业时,学生们在过分追求结果的心理下,通常容易忽视过程本身,或基础而细节性的东西。事后或许才会意识到欲速则不达,静下心来学习,努力沉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步入职场,人生似乎按下了快进键,许多人突然意识到大学时学的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应对现实问题的复杂。在还没有正确做好一件事的情况下,就被上级催促着把这个事情尽快完成,因为还有许多其他事情等待着你。

人生就是如此,越是长大,留给你思考消化的时间就越是稀缺。

于是,我们疲于考证、求职和婚恋,不顾一切的向前奔跑,即便身体疲惫不堪,也不会轻易放慢脚步。因为快意味着好的、积极的,慢意味着可能会被社会淘汰。我们在不断的加速前进中,活成了别人眼中期待的模样,或许早已忘了自己行动的初衷。

相比一味的快速度,一张一弛很显然更加理性。因此有的时候,快就是慢,而慢就是一种智慧。

所以,当你在工作生活中感到心烦意燥、焦虑不安时,不妨告诉自己:“别着急,慢慢来!”就像作家冯唐给自己写得九字真言一样,遇到困难时默念:不着急,不要脸,不害怕。

“不着急,慢慢来!”是的,这句看似大人对小孩说的一句极其普通话语,实则蕴含了人生返璞归真的大智慧。

不着急,慢慢来。相信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可以做正确,把这种正确在其他事情上坚持下去,自然会有所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