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泛滥的今天,如何选择自己的好书
昨天看到这个问题,感觉确实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很实在的问题。过去信息的传播只能靠人力通过书信传播(烽火戏诸的战争信息传播,属于特例),传统的知识和历史只能通过竹简保存下来,发展到最后出现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才方便了更多知识的保存和传承。历史上有一位诗人诗稿流传最多,原因就是因为他家之前是搞印刷的,大家可以猜猜,稍后我在评论回答。
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不是过去书籍缺少一直持续到近代,我是小时候听父母说他们是怎么没书看,其实想想我小学初中高中也是没书看,有时候可能真的是缺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经济原因。父母那一代,我认为是两方面都有,而我却恰恰是因为后者。改革开放之后,纸质图书蓬勃发展,中国高校图书馆里的书也日益丰富。许多地方区县甚至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摆在书架上的书,却有时候领我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浪费很多的世界。
大学期间,在大学勤工助学,帮老师做编目,看到的新书的确不少,标题都是响当当,其实那时候我已经经过大一的洗礼。大一 那时候,经常去图书馆,看着一排排书架,同一类目的书,随便翻翻,感觉内容都相差不大,其实悟出这一点也耽误了我很长时间,所以之前在头条发布了《旦牛谈读书》,有时间看看,也许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我是把书分文三类,鸡汤类、工具类和思想类。鸡汤偶尔喝,工具简单粗暴涨工资,思想类却是应该多读的。
这个描述的是现实问题,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但是这些爆炸式的信息内容中却有着高度的重复性,特别是在头条等内容分发平台,最为明显。如果你用头条,老是给你推荐一些同质化的内容,以争夺你的时间。那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呢?
首先,我想说说纸质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等,与互联网内容分发平台相比,纸质报纸期刊杂志的信息更可靠,相比价值更高,原因就是版面有限,必须经过编辑的筛选才能正式亮相。他的缺点可能时效性严重滞后,但是这一点对于图书,影响甚微,图书就和陈年老酒一样,经得起推敲的才是好处。所以报纸杂志,可以 走马观花,消遣娱乐。对于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如果一时想不起,或者不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书,可以再知乎或者头条搜书单,自有大神推荐。
其实,我想说说对网络阅读的看法,特别是咨询类的推荐,其实他们也跟报纸一样,千万不要被标题党所吸引,特别是头条这种推荐方式,他会让你上瘾。所以我们要采用走马观花,千万不可沉溺其中。可以关注一些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因为这些公众号往往是原创首发,其他公众号,要不没价值,要不就是二次创作,没有什么新观点。现在的内容创作,真应了那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抄的秒不妙”。
最后,我还是建议大家,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始终保持清醒,能够第一眼别别那些是标题党,那些可能有自己需要的价值。不要受一些平台算法的蛊惑和诱骗。作为一名“热爱学习者”,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也经常听,但是感觉他们三个的同质化都很严重,有时候想想,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买那么多的年会员,一方面可能没那么多的时间,另一方面音频毕竟和自己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再啰嗦两句,有时间不是你听多少,学多少,而是你把听到的,学到的在生活工作中运用了多少,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才是我们的目的。
最近看的几本书,分享给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借了看看,上周看完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感觉写的不错,不错在哪里,自己去体会;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其实我只看了几十页,感觉不对胃口;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今天看到有书单还推荐,其实前面大部分写不错,后面评论其他作家的,感觉很一般。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改变了我以前对于话多人啰嗦的认知,有时候啰嗦也是一门艺术。周国平《爱与孤独》,只看过几章,似乎不是很融和,试着看看再说吧。最后补充一句,我的书都是上海闵行图书馆借的,应了那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是鼓励去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