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怀念的童年——“花猫三丫”读后感
这两天在读的是《花猫三丫上房了》这本书,写的是北京老城一条胡同里的生活。“我”这个大丫养了一只花猫,取名“三丫”。这只小花猫,是我从刘婶家抱来的,当时还没有断奶,妈妈还不是很愿意家里再添一张嘴,在“我”的极力争取下,三丫被留下,但照顾它就完全成了“我”的事情,家里人是完全放手不管的。在养育小花猫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三丫和“我”一起长大,它跟“我”性情贴近,又馋又淘,活泼好动,记吃不记打,勇敢无畏,有小心计,有大主意……
在看书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能让我有所触动,不自觉地就想起了我自己的童年。
我小的时候,家里只养过猪,臭烘烘,脏兮兮的,一点都没有想和它们亲近的半点想法。只是偶尔去喂食的时候,会和妈妈站在圈外,也看一看它们争抢着去吃食。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那潮湿低矮的猪圈里,两三只闹哄哄、丑兮兮的脏猪印象。但我一直都记得叔叔婶婶家曾经养过一头母猪,还特意等待着看过母猪产仔。虽然小孩子会不被允许去围观,但如果十分的听话乖巧了,就不是孩子了。依然是脏乱的猪圈,在昏黄的电灯下,叔叔和婶婶等候在圈门里,母猪每生产一个小猪仔,他们就把它擦干净,放到一旁的干净稻草上,再继续等。很多时候,我和堂弟都是只看几只小猪的接生就跑开去玩其他的了。那时候,我们感兴趣的事情可多着了,实在没有太大的耐心去半天半夜的等候一件单调重复的事。所以,“我”在等候着三丫生小猫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早晨一醒来,看到的就是猫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了。这个样子,多像我小时候看母猪产仔啊。
看到“我”和苏惠气势很足,假装行家的模样去买小鱼干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笑起来了。小的时候,我们总会故意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让自己看起像个大人一样。装模作样,偏偏还自以为骄傲,小孩子的故作成熟,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我”是个调皮的孩子,一点都没有淑女的模样。“这个家里,挨打于我是家常便饭,所以我的承受 能力很强,从不会为挨打而伤神。”“如果谁说他从小没挨过打,那绝对是说瞎话。好在我们很大度,记吃不记打。”我小时候也常被我爸打,哪怕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印象里,他对我和我弟却经常是打得多,亲近得少。我们那一群孩子,也都是在爸妈的大巴掌、竹条子、蔑块子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把辛酸泪啊!
爬墙上房、下水玩水、和猫抢食、结伴玩闹、帮助邻居、给哥捣乱、贪吃闲逛……很多有趣的事情,独属于童年的事情,哪怕我们没有做过同样的事情,但记忆总有相似处,一看到这些文字,那些埋藏在过去的往事就会被唤醒,让我重新再过一次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