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vue前端开发那些事儿

Vue3组件(一)做个组件尝尝鲜

2021-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然框架

.vue文件的分类

在工程化项目里面,默认会设置views和components这两个文件夹,而两个文件夹里面放的又都是.vue文件,既然是同类型的文件,为啥要设置两个文件夹呢?因为用途有点区别。

按照使用方式,.vue文件可以分为页面、组件和控件三类。

页面

一般存放在views目录里面,一开始我还以为这里的.vue文件不需要属性(props)呢,因为没有谁能给他传递属性值。
后来学习路由知识后发现我错了,路由不仅可以加载组件,而且还能给组件传递属性。

这样.vue文件不管在哪,都可以有属性(props),那么从代码角度,就没有明确的区分了。

所以只能从使用方式来区分一下。

页面可以看做是路由直接加载的组件,作为一个“容器”,存放多个组件,确定其位置,负责各个组件之间的连系。

组件

导航、header、footer这类多个页面共用的部分,或者功能比较独立的部分。
从页面里面分离出来,可以让代码更清晰易读,扩展性和维护性也会更好。
比如我要改个导航,直接去找导航组件就好,不用怕误改了其他代码。

其他组件里面也不会看到共用组件里的代码,指定位置就好。可以把重点放在自己的逻辑上面来。

控件

简单的说,就是UI库提供的各种控件,比如表单里的文本框、选择列表框、日期选择控件等,还有表单控件、列表控件、分页控件等。

虽然在vue里面,这些都是组件的形式出现,但是还是可以细分、明确一下,这样不容易产生误解。

本系列主要说的是控件这一类的组件。

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文本框来举个例子。

定义组件

 <template>
  <input
    :value="modelValue"
    @input="myInput"
  ><br>
  组件内部值:{{modelValue}}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toRef, toRefs, watch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mytext',
  props: {
    modelValue: String,
    meta: Object
  },
  emits: ['input'],
  setup (props, context) {
    // 向父组件提交修改属性
    const myInput = (e) => {
      console.log(e)
      context.emit('update:modelValue', e.target.value)
    }

    return {
      myInput
    }
  }
}
</script>

父组件里面使用组件

<template>
  <div class="home">
    父组件的值:{{value}}<br>
    自己的组件:<mytext v-model="value"/><br>
    原生文本框:<input type="text" v-model="value"/>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mytext from '@/components/nf-html/input-text2.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eleBase',
  components: {
    mytext
  },
  setup () {
    const value = ref('1')

    return {
      value
    }
  }
}
</script>

setup 的参数

setup提供两个参数,一个是props,传递组件的属性;一个是context(上下文),提供emit这类的方法。

props

在 setup 里面可以通过 props 访问组件的属性,但是请注意:原则上是不允许在组件内部直接修改属性值的。所以一般可以使用 watch 的方式来监控属性的变化。
但是如果我就是想访问属性呢,结果会如何?
我们可以设计几个方式来看看效果:

    const myProps1 = props // 获取属性
    const myProps = toRefs(props) // toRefs的方式获取属性
    const myValue = toRef(props, 'modelValue') // toRef获取指定的属性
    console.log('原生属性:', props)
    console.log('toRefs的属性:', myProps)
    console.log('toRef 的属性:', myValue)
    console.log('myProps.modelValue:', myProps.modelValue)

    // 直接修改,会报错(ESLint)
    // props.modelValue = '直接改属性'

    // 尝试修改,虽然只有警告不会报错,但是修改不会成功。
    myProps1.modelValue = '内部直接修改'

    // 尝试修改,虽然只有警告不会报错,但是修改不会成功。
    myValue.value = '内部修改属性'

    // 监控属性变化
    watch(() => props.modelValue, (v1, v2) => {
      console.log('原值:', v1)
      console.log('新值:', v2)
    })

注意:不能修改只是对简单类型有效,如果属性是对象类型的话,还是可以直接修改属性值的。

toRefs可以把属性拆分成多个ref的形式,尝试了一下,如果属性是简单类型,还是不可以直接修改值的。但是如果属性类型是对象的话,又可以直接修改值了。

toRef也是一样的效果。

context

我们来看一看context的打印结果:


001setup-context.png

比较常用的就是emit,相当于vue2的this.emit。

我们可以写一个向父组件提交属性的函数

   // 向父组件提交修改属性
    const myInput = (e) => {
      console.log(e)
      context.emit('update:modelValue', e.target.value)
    }

v-model

vue3支持多个v-model了。父组件可以这样写:

v-model:foo="foo" v-model:fo="fo" 

如果只需要一个属性的话,也可以简写

v-model="fooo"

只是组件内部的属性名称要写成固定的“modelValue”,如果是其他属性名称的话,必须用带冒号的方式。

小结

这个只是一个开篇,介绍基础知识,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

源码:

https://github.com/naturefwvue/nf-vue-element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