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路
2022-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涧小溪
奶奶说:这条青石板路,是古人上庵堂拜佛祖的,一到秋季收割后,每家每户,都上山拜佛,路的顶头是庵堂,庵堂差不多在山顶,在里面住着好多和尚,庵堂周边的田土,鱼塘、山都是庙里的财产。
解放后,庵堂变成了牛栏,是集体关牛的地方,每个生产队分两间,田地和山林分到了每个生产队。
我和小伙伴们童年时,就在这条青石板路上行走,它的两边是梯田,田里种的是双季稻和油菜,到了冬天,就种红花草,这种草是来年水稻的肥料。旱地种的是小麦和红薯。
今日故地重游,儿时的那一幕一幕,在眼前,就象电影。
姐,这条青石板路,有多少级呀?你们大家说:古人是从下往上修的,还是从上往下修的?
不知道唉!小铃,你说从前有没有人数过。要不我们今天数数,不就知道了。
你们姐妹俩发什么神经,我们还要去放牛、砍柴,不然我们回家都没饭吃吧!
可我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少级唉。
这还不容易,明天早上,我们从家出发时,从下往上数,不就得了,等我们走到牛栏门口,正好数完。
也是啊,这样不担误事,两层其美。
走,就你们对,上山放牛去吧。
几个小朋友齐声说:走吧!
几个小朋友快速的去牛栏放牛,争先恐后冲出牛栏的有黄牛、也有水牛,上山的小路上,每个小朋手中都拿着,用来赶牛的竹枝,跟在自家牛的身后,有的背着竹篮,有的腰上计着砍柴刀,行走的时候,一个个象小猴一样灵巧,牛儿人儿一窝风上了山梁,象散豆一样,散进了山林里。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条石板路,到底是多少级,记得那年我们七八个小朋,连数了三天,每个人的数字,没有一次是相同的,后来只好不了了之。
村里人在这条上流了多少汗水,留下了多少脚印,无人能知,它经过了几个朝代。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争钱了,年龄大的种不动地了,山上的房屋,已没了影子,多好的田地都荒废了,我心中着的可惜,又无可奈何。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