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Tiffany读《精进》第四部分

2016-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力妈妈爱大力
Tiffany读《精进》第四部分

六、怎样学习

这是这本书的重头戏,也是最难应用的部分。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大部分30岁左右的职场人士已在一个岗位上基本驾轻就熟,进入到静水深流的时段,平稳下来,身体、事业、家庭都不再像之前那样水流急湍。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关注学习,但平常使用的不论是语言、技术、观点其实都是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我们已经很少去做一件需要我们全身贯注学习的工作了。

这时候怎样学习就很重要了。

采铜提出的学习第一步叫  建构。

一般的学习者能够做到的是: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和整理。

当然能做到这三步骤,我觉得已经属于8020法则里面20%的人群了。但是做到这三步,学习者扮演但只是一个吸纳和搬运的角色,是以“知识”为核心,而学习者的心智、知识体系、方法、观念、困惑并没有被关注到。

更合理的方法是“建构式”。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而来。

如何建构:

调用已有知识

在丰富情景中探索

新旧知识揉和

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我的理解,建构就是搭建结构。如同上一节中打造个人人生产品,自己的知识结构是重要的人生产品,需要不断修正。把知识结构比作房间,纳入新知识如同给房间置办新家具,如果知识点小,是一个杯子,那么我们把它放进厨房就好了;但是新知识如果是一个大件,我们需要重新将房间进行布局,必要时舍弃已经陈旧的家具,好移出空间给新知识;如果新知识是颠覆性的,意义巨大,我们就将房间推倒重建。

在建构中,需要处理新旧知识的延展。采铜提出了针对学习材料的四个问题:

我已具备了哪些知识?

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构成何种补充和挑战?

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通过搜索得到?

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获得解答,但又有价值去成为长期探索的问题?

在回答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筛选、评判、整合新旧知识,将其融汇成一个整体。

我给自己列了个扩展书单:

《学会提问》

《翻转式课堂》

《学习的艺术》

《如何高效学习》

我的思考:

建构就是新知识和旧知识体系融和。

这是在扩展学习的广度。

如果在学习中发现头脑中没有已有的旧知识怎么办?

-从头开始积累。

-搜索之前的收藏和笔记。印象笔记是很好的工具。

怎样学习的第二步: 解码

“买的时候贪,看的时候瘫”,很多人都中了这一招。还有好多人,乐于搜罗各种资源存电脑里。搜集资料和买书,我觉得都是好事,但是如果再多做一些,就能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了。

现在就是碎片阅读说了算的时代。静下心读透一本书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奢侈的事情。大家都匆忙点开推送,最浅层的加工一下,关掉链接,打开下一个,忘记。

通过解码,将知识同自我进行更深层的联结。

解码有三个步骤:

1、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原本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审视,对内容评价和定性)

3、内部怎样构成?效果怎样实现?(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寻过程。

我们读书是都喜欢看到最经典的结论,然后感叹,“哎呀 好有道理”,然后结束,这是浅层加工。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做延展。

归纳的部分是新旧知识融和,也就是在建构的初步。而延展要结合自己的观点、思考,以此为延伸。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比不同。

杰克韦尔奇《商业的本质》中,讲到外行看财务,最重要但就是关注差异部分。(这里我完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

我理解的解码:

和自己深度结合,从而量身定做了更有深度的知识体系,并且为我所用。

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最终就是为了使用。但是这个使用很多并不是立刻马上见效,而是需要和人生并存到某个时刻。功夫在平常。就像《甄嬛传》,甄嬛早就知道舒痕胶害她流产,但结结实实的忍了好些年,终于布局了绝妙的场景,不经意间拿出了尘封已久的小盒子。

解码的最终目的:1、为我所用 2、 获得启发 3、生成新想法或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