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工作法

2020-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践行致知

试想一下:当你开启新一天工作,早上匆忙赶到办公室,临时做决定,蒙头就干。匆匆忙忙一天,但总是有任务没完成,于是不得不加班。每天忙忙碌碌,但回想起来,却没有什么成就感。是不是这样?

于是,你开始罗列工作清单,制定每天工作计划。结果呢,清单越列越长,还是完不成,最后不得不放弃。是不是这样?

问题在哪儿呢?因为陷入了误区:

把工作计划等同于列清单,只是单纯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变成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分类,越列越多。起不到计划作用,反而让自己更焦虑。

清单没有体现轻重缓急,混在一起排序,容易产生混乱。

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厨是怎么做计划的。

大厨会把待办事项,分配到后厨的每个灶位上,烧烤这边的待办事项组成一个排序,煎炸的待办事项又组成另一个排序。

我们也可以想象自己手下有若干个灶位可以利用。比如说,对于一名销售来说,他拥有的三个灶位,可能就叫做内部沟通、拜访客户,还有学习产品。三个灶位几乎可以承接他所有的待办事项。这就相当于把待办事项分成了三类。分类之后再排序,哪些客户要优先拜访,哪些产品要优先学习,这个逻辑就容易理清了。

接下来,你只需要把每个灶位上,排在最前的几件事放进时间表里就可以了。这意味着,你的关注范围一下从几十条、上百条记录缩小到十几条,局面豁然开朗。

但这时会有第三个误区,缺少时间惯例的指导。

我们把这十几件事放进时间表的时候,会感到很纠结。放在哪个时间段呢?每件事都需要琢磨半天。

想要提高工作的效率,有必要让自己拥有“时间惯例”。

简单来说,就是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比如说,你在晚上9点后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少,有利于你将头脑沉浸在一些创造性的工作中,那么你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工作惯例。但凡遇到写作、阅读的事情,你会优先考虑把它们交给这个惯例来执行,安排在9点之后这个特定的时间段。相反,有些时间段,你觉得更适合完成一些,需要和别人协作的工作。一般来说,每天刚上班的头30分钟,最适合处理一些合作类的事情,比如,转发客户邮件给你的老板,请他安排相关人员跟进;把需求发给合作方,请合作方出设计方案。在上班的第一时间轻轻推动一下,然后等待结果和反馈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从《精益工作法》中学习到的部分内容。

作者是丹·查纳斯,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他采访了多位世界知名大厨,总结出他们工作秘诀,给出了迁移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书中还有很多真实的解决问题的案例,能够让你直观地了解到,精益工作法如何让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