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无柳

滴滴最近推出了车载监控功能

目前已在专车和快车业务小范围试点

乘客如果打到已有相关配置的专车和快车

就会在 App 上收到询问是否开启监控的提示

行程监控甚至支持分享功能

乘客如果想终止录像

也可以在APP内主动关闭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这项举措

无疑会增强很多乘客的安全感

但是对于司机来讲

特别是一直遵规守纪的司机来讲

简直就像给他们硬喂苍蝇吃

私家车内部本来就是私密空间

就因为要用滴滴挣几个油钱

就要装个摄像头随时被人监控着?

滴滴你在想什么?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滴滴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功能?

相信大家如果不是村里刚通网

都知道其中缘由

几个月前

郑州空姐滴滴遇害案

在全网引起了热烈讨论

一方面是对逝者的惋惜

一方面是对残忍凶手的痛斥

但热度最高的

无疑是对滴滴管理的质疑

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共处

乘客无法掌控车的去向

司机顾不上背后的状况

人身安全的保证居然只能靠运气

而后网络上更是流传开

乘客得到的司机猥琐评价截图

更是让人对使用滴滴出行

感到忧心忡忡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空姐遇害案发生的几个月来

滴滴有过不少举措

旨在消除空姐遇害案对品牌的影响

事件发生后10天

滴滴立即启动

顺风车的阶段整改措施

下线了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

司机接单增加人脸识别环节

夜间订单只允许同性合乘

(这个好像也没有安全到哪去吧~)

向社会各界寻求

对打车过程中录音和网约车司机背景筛查的建议

以及等等,等等

上面的这些整改措施

都是切切实实从网约车各环节落手

认认真真动脑筋来保障用户安全

而6月底

滴滴有了个大动作

滴滴专车改名成了“礼橙专车”

未来还会开发独立的APP

颇有些洗心革面(改头换面)的意味

可能滴滴寻思着

换了个马甲

应该就没人计较前嫌了吧

因为看不见滴滴的财报

我大胆猜想

滴滴费这么大劲

就是为了把专车这项业务

作为亲儿子中的亲儿子

给保下来

真是大费周章地用心良苦啊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作为第三方平台

滴滴的“媒人”角色实在不太好当

就像小两口

经过媒婆介绍结婚了

如果相敬如宾如胶似漆

那么媒婆会被偶尔感激长久淡忘

如果赶上家暴出轨婆媳不和

那么媒婆就会被怨恨被咒骂

用滴滴给自己出行带来方便的时候

大家也会偶尔夸一夸它

一旦发生纠纷和意外

滴滴就是该被批评和质疑的“帮凶”了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同样是第三方平台

支付宝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为它担保的主体是金钱

而滴滴要负责的是活生生的人命

在交易过程中

支付宝中资金的状态无非三种

未支付

支付到支付宝

支付宝移交卖家

就算涉及纠纷

也不过是退款退货这种

客服介入最终必然解决的小矛盾

而滴滴呢?

只要在新闻里随便搜搜

我们就能知道滴滴各环节都能发生

让人头痛不已的大问题

乘客正式开始行程前

会遇到的问题有:

久等不来

司机信息不符

开来的车货不对板

行程中:

被迫绕路

车祸意外

如果遇见暴脾气的司机

连滴滴自己的投资人都会被打……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最近还出了个新闻

滴滴司机让女乘客开车

结果出了意外

责任判定上

司乘双方就发生了纠纷

(我想,这样新奇的事

一定能成为法学界未来的经典案例)

在一次又一次的纠纷之后

滴滴也在一直积极地不断地

推出相应的措施

来弥补初早前制度中的漏洞

加强流程把控

站在滴滴的角度看

为了应对比金钱复杂N倍的人

要动的脑筋

也是要N倍的

人家为了保护专车业务

在积极想办法规范管理的纷忙中求简单

直接改个名重新“出道”

来维持形象和竞争力

也是能被理解的啦

毕竟,滴滴作为商业企业要持续营利

不停地对平台进行整改

本质上就是为了保住企业的“名”

那么为了“保名”

滴滴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吗?

至少

对它这个平台自身来讲

是对的吗?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

不惜牺牲司机方的隐私权

是为了保障乘客安全

而在之前的历次整改举措中,

大部分的目的也都是保障乘客利益

作为滴滴平台重要主体的一方——司机

却被放在了次重要的位置

遥想当年

滴滴刚开始起步

是怎样艰难地拥有了第一批入驻司机

又是怎样为了稳住第一批司机的心

煞费苦心地

自己掏钱

雇人在北京城内不停地打车

司机在那个时候是宝

时移世易

作为覆盖面极广的服务提供者

滴滴现在最重要的是

公共形象

只要保住公共形象

就能保证使用者的数量

保证了使用者的数量

就保证了可靠的利润来源

有了可靠的利润来源

要赚钱的司机

想来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滴滴可能自己也衡量过

车载监控对司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但如果推出这项功能

能稳住一大批乘客不流失

甚至能让之前观望的潜在用户

踏踏实实地选择使用滴滴

那么司机为了挣钱

监控什么的

可能也就当作毛毛雨

说忽略也就忽略掉了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但是滴滴这么做决策

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还是之前的问题

只要抓住“公共形象”

也就是“保名”

这个基本点不动摇

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做任何事情

最终都会带来好结果吗?

非也

司机是水,滴滴是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除了车载监控功能将来会侵犯司机的隐私

还有其他好些个事情

长久以来

都让司机们感到不满和不公

乘客主动取消订单

我都已经屁颠屁颠往那边赶了

结果钱没挣到没补偿

反而还成交率下降

抽成太高

你就一平台

我又出车又出力

结果还要拿走我那么多钱

派单不科学

明明是“顺风车”

还要到两三公里外

专门去接乘客

以及等等、等等的问题

这些不公

在滴滴司机中

普遍已经达成共识

也或多或少地

影响到了滴滴司机的接单意愿

不知道加上装监控这个条件之后

滴滴司机又会流失多少

这个不是凭空臆测

从最近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中

我们能看到

早高峰的清晨

加班后的深夜

出现了不少

约不到车或者等待时间超长的事例

滴滴推出车载监控功能?这司机谁爱当谁当吧

这种最需要的时候

却落空的失望

一定也会让乘客

在下一次需要打车的时候

谨慎地考虑使用滴滴

长久下去

滴滴的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

必会收到严重影响

司乘双方就是服务的供需双方

供给量一旦缩水

供需不平衡的结果只能是

需求量也缩水

简而言之

司机走了

乘客也留不住

如果滴滴一贯执行的决策

都只是偏向乘客

忽视甚至侵占司机的利益

那么

滴滴未来的走向

只能说十分悲观了

作为鱼龙混杂的社会的一个缩影

就像每个城市每天都会发生车祸一样

与滴滴相关的纠纷甚至刑事案件

一定还会出现

滴滴该做的

不是为了保持用户信心不惜牺牲司机的利益

而是怎样通过合理的手段

在尽力提升安全系数的同时

维持住司乘双方对平台的黏性

毕竟,如果我是滴滴司机

滴滴今天能给我车里装监控

明天就能查我祖宗十八代

这司机

谁爱当谁当吧

告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