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者”到底该学什么?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52人  安菇凉
你要学什么?答案就是你要解决什么问题。

增强学习动力甚至是“持续的”学习动力,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

人类的天性总体上是懒惰的,学习和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能、反人性的事情。如果一个知识不能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

讲到这里,似乎又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聚焦、专注;另一方面,似乎多元、跨界很有必要。

和菜头曾经给罗胖提过这样的建议,“得到”应该做一个人类的“知识树”,让每一个领域按照专业难度,列出一个树形结构,对应一系列的书单。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对应进行查询,然后阅读这些书单,就能解决问题。

然而,和菜头马上意识到这个思路的困境.

“我自己也很难说哪些书是全无价值的,甚至,我都不能说自己在特定领域的进展是依仗了哪些书……我被卡在这里,我在B领域,随便翻翻,却突然看到某个方法、思路,让我一下理解了那个在A领域卡住很久的问题。”

工业化时代分工高度稳定,每一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发展缓慢,一个人有机会学完一个细分领域的所有知识。沿着一棵长成的大树向上爬,这种学习路径最高效。

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元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人物都需要调取多领域的知识,全部都靠自己学,显然来不及。

比如,写好一篇公众号文章,也需要几个跨领域的知识——要了解心理学以抓痛点;要了解传播学以拟标题;要懂运营以选择发布渠道……全部学完,挑重点学也需要两年,彼时,公众号的热潮恐怕早已过去。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焦虑的根源。

聚焦于一棵知识树,会让自己受限;跨出专业,这个世界有读不完的书,以及“学了总会有用”的知识。

今天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终身学习者很容易陷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窘境。所以,你需要一棵“问题树”。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个类型的问题“,才不管你学习了哪些学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