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第六章、第七章

2017-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Yvette14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分析阅读时,不同种类的书籍有不同的分析阅读技巧,所以在分析阅读前应该先做好书籍的分类。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光凭书名,很难猜出这是哪一类书,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检视阅读得知这本书属于哪一类书籍。
主要的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本书属于后者。

从一本书的书名能学到什么

实用性 v.s. 理论性作品

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不管是立即或长程的功效。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本书将一本书比喻成一栋房子,每个重要部分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一定要与其它部分连接起来,可读性最高的作品就好比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可读性也就最高。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

找出一个架构是读者的责任,就跟当初作者有责任自己设定一个架构一样。只有读完这本书时,才能诚实地放下这个责任。

好的作者通常会帮助读者整理书的结构,比如序言,前言或是有声望的人写的书评,但通常读完整本书后会发现前言中的结构可以更丰富,所以作者帮助读者整理的结构不是唯一的标准,通常还是要靠读者自己整理出来。

驾驭复杂的内容: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

第三个规则所谈的,不只是将各个部分排列出来,而且还要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
第三个规则公式:

  1. 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
  2. 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 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

前两个阅读规则看起来和写作规则一样,但实行起来并不相同。
作者在写书前要列出纲要,再在纲要的基础上写出好的文章,就想给一副骨架赋予匀称的血肉,而读者则是找出书的纲要,将作者的想法摸索到。

发现作者的意图

分析阅读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作者在写作前,会有一个或是一连串的问题,而答案就是这本书,不过作者可能不会将问题直接告诉你,所以得靠读者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

想要运用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就要先做好检视阅读,因为低层次的阅读做得好对高层次的阅读非常有帮助。

总结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