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盛世”是怎么一回事?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930人  一只支

我自己是历史学专业,写作通俗清朝历史的,而清朝历史的开始有很多种说法,有努尔哈赤出生算起、有建立后金算起、有七大恨告天正式伐明,也有萨尔浒之战、皇太极建元改年、也有1644清军入关所谓“天崩地解”说。

这段历史下,作为旁观者、叙述者的我见到了太多的惨剧,中国古代史上鼎鼎大名的“观音土”、《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吃的“两脚羊”,都频繁出现在明清交替这段历史中。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而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唯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年终而树皮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则饱......

                                                                                        ——《备陈灾变疏》

“观音土”是一种粘土,是瓷器的原料之一,吃过之后腹胀,大量食用不得排出使人腹胀而死。

“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肉》

至于历史记载中常见的所谓“人相食”,“易子而食”,更是常见。

读完这些材料的我,终于理解了一句不知何时流传不知出于谁人之口的老话: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

既然乱世如此,那盛世又如何呢?

“中兴”不是盛世,是扯淡。

中国古代的盛世,不是说必须得有“盛世”两个字,仅仅是“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要学会举一反三,所谓“xx之治”也是盛世,比如东汉“文景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明代“仁宣之治”,这些都是盛世。

中国古代的“盛世”是怎么一回事?

这里说明“中兴”并不是盛世,二者不可相提并论。“中兴”是指国家衰弱的大趋势下中途振兴、复兴,病人的回光返照,就好像一个差生某次考试突然考好了。

很多人分不清二者区别,常常把“中兴”和“盛世”相提并论,从而达成对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主要是皇帝)的推崇,主要表现就是某些对于明代历史极端的爱好者,提出“嘉靖中兴”、“万历中兴”,甚至提出了“崇祯中兴”。

“明初亡于嘉靖,实亡于万历,终亡于天启、崇祯”。

1644崇祯自缢身亡,主流观点认为这标志着作为大一统中央王朝的明朝进入历史的舞台。

你告诉崇祯你是中兴?你很棒棒的?

中国古代的“盛世”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的“万历中兴”其实就是张居正改革,至于张居正是个什么下场,张居正死后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中兴”除了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中兴”比较靠谱外,大多都是后世后人出于某些原因加之的追捧和再解读,例如“当皇帝有多不容易”“你说他,他的难处你知道吗?”这种所谓“客观”“温情”解读历史。

而对于其他历史人物,尤其是站在其对立面的历史人物,基本观点是“这些人就是坏人”“这些人就是傻子”。再无所谓的客观温情,有的只是嬉笑怒骂。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历史的爱豆现象。其根源还是我们这个民族只有非黑即白非好极坏的二元思维。

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强权崇拜”。人类历史几次浩劫,都与这类心理有关。

“盛世”其实很简单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

这句《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揭示出中国古代的发展趋势是同一平面的王朝更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这就是盛世出现的背景。

“乱世”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战争,战争带来的就是破坏,人口衰减。

而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没有了战争经济就会开始恢复,没有了战争的威胁人口的死亡率就会大为下降,没有了战争的威胁人们就会开始生活。

战争毁掉了的房子需要重建,荒芜的土地开始耕种,流离失所的人们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再出现商品的交易、人口的繁衍。

这时候统治者也会从“打天下”转到“治天下”,国弱民穷也没什么折腾的资本,采取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

于是“盛世”就出现了。

为什么“盛世”往往出现在新兴王朝的早期?就是如此。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这背后是反映出一个经济学原理“破窗理论”,孩子打碎一扇窗户的玻璃从而带动玻璃制造厂家和玻璃商家、玻璃运输安装者的蝴蝶效应,为社会整体制造了财富,加速了经济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每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战争就成为统治者考虑的备选项,核武器的按钮,不轻易使用但却是最终手段。

“盛世”到底有没有?

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盛世。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样的盛世应该是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大家吃的饱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

“康熙康熙,吃糠(康)喝稀(熙)”。

这是当时的民谚。

那么到了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就是那位有关礼仪之争和当时的天朝产生冲突的那位,乾隆皇帝“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缺”这句在中学历史常常用来反映清朝闭国锁国政策和统治者愚昧无知思想的就是来自于与这位的会面。在前往北京的路上他把沿途所见所闻记载了下来:

“尽管她们还年轻,繁重的劳动使她们的相貌已是未老先衰。”大家都往街上随便扔垃圾,这使到处乱跑的猪极为满意。饮食差使许多穷人得了流行病和坏血病。而少数的富人又因为饮食过量而患痛风。但不管穷人和富人都得天花而成为麻子。

“远远见到的中国女子的双脚都是残废的,她们的脚趾好像都因伤而被切除。从小时候起她们的脚就被裹住,不让其长大。大拇脚趾保持正常位置,其它脚趾则被压紧,和脚掌形成一体”。做母亲的应该监视她们的女儿,“防止她们去掉令人痛苦的裹脚布。这些女孩子后来没有人搀扶就走不了路,她们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      ——《马嘎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这哪里是什么盛世。

但遗憾的是,除了北京和江南地区之外中国古代的盛世大多是这个样子。

历史学者张宏杰先生的一本著作名为《饥饿的盛世》就是对“康乾盛世”总的认识和概括。

但中国绝大多数的盛世都是这个样子。

海外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认为中国古代的“盛世”并不那样兴盛,有位汉学家曾言中国古代的盛世不过是广大老百姓少饿一些,多吃一些,可谓精辟。

所以,中国不存在盛世?

不。

“盛世”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盛世”这一词的定义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经济、社会、老百姓的生活如何,不是它首要的衡量标准。

其基础就是“大一统”。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宋朝有什么盛世之说,因为生活好但是国家民族却受到威胁。

“大一统”是前提,而在这前提之外还要有文治武功,即对外战争取得胜利、开疆拓土的“武功”,对内统治者勤政爱民,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规范。

国家没什么大的动乱,日子平平稳稳,也没什么乱臣贼子天怒人怨,这种基本上就是盛世。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这样的日子还真的不多。

活着,就是中国古代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二十四史多少帝王将相多少英雄豪杰,多少青史留名多少建功立业,其中堪称对得起百姓者,寥寥无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